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的总体框架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新兴技术的相关概念 | 第15-21页 |
·新兴技术的概念 | 第15-19页 |
·新兴技术的定义 | 第15-16页 |
·新兴技术与高技术、新技术的区别 | 第16-17页 |
·新兴技术的特征 | 第17-19页 |
·传统技术的概念 | 第19页 |
·传统技术的定义 | 第19页 |
·传统技术的特征 | 第19页 |
·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影响新兴技术获利的因素 | 第21-27页 |
·技术因素 | 第21-22页 |
·技术的复杂性 | 第21页 |
·技术的成本优越性 | 第21页 |
·技术更新的时机 | 第21-22页 |
·市场因素 | 第22-23页 |
·市场需求 | 第22-23页 |
·市场容量 | 第23页 |
·企业因素 | 第23-25页 |
·企业的吸收消化能力 | 第24页 |
·企业的营销能力 | 第24-25页 |
·环境因素 | 第25-26页 |
·政府政策 | 第25页 |
·法律法规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新兴技术的获利方式研究 | 第27-55页 |
·利用专利权获利 | 第27-36页 |
·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的关系 | 第27-33页 |
·专利权经营 | 第33-35页 |
·影响专利权获利的因素 | 第35-36页 |
·利用商业保密获利 | 第36-39页 |
·商业保密的相关概念 | 第36-38页 |
·案例 | 第38-39页 |
·利用领先用户获利 | 第39-42页 |
·领先用户的相关概念 | 第39-41页 |
·领先用户的开发 | 第41页 |
·案例 | 第41-42页 |
·利用补充性资产获利 | 第42-47页 |
·补充性资产的概念 | 第42页 |
·补充性资产的作用 | 第42-43页 |
·补充性资产对新兴技术获利的作用机制 | 第43-45页 |
·案例 | 第45-47页 |
·利用商业模式获利 | 第47-52页 |
·商业模式的概念 | 第47-48页 |
·商业模式的要素 | 第48-49页 |
·商业模式的特征 | 第49-50页 |
·商业模式的作用 | 第50-51页 |
·案例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5章 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的选择 | 第55-59页 |
·技术生命周期概念及划分 | 第55-56页 |
·起步阶段 | 第55-56页 |
·成长阶段 | 第56页 |
·成熟阶段 | 第56页 |
·衰退阶段 | 第56页 |
·新兴技术获利方式的选择 | 第56-58页 |
·起步阶段 | 第56-57页 |
·成长阶段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