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聊斋志异》仿作中的复仇作品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的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聊斋志异》仿作概述第16-25页
    2.1 《聊斋志异》仿作的界定第16-20页
    2.2 《聊斋志异》仿作的成书背景第20-22页
    2.3 《聊斋志异》仿作中复仇作品概况第22-25页
第三章 《聊斋志异》仿作中复仇主体归类及分析第25-42页
    3.1 人类复仇第25-32页
        3.1.1 意志坚定的男性复仇第26-28页
        3.1.2 意识觉醒的女性复仇第28-32页
    3.2 动物复仇第32-36页
        3.2.1 知恩图报的义犬复仇第32-34页
        3.2.2 有情有义的猛虎复仇第34-35页
        3.2.3 睚眦必报的狸猫复仇第35-36页
    3.3 鬼神复仇第36-39页
        3.3.1 生死转换的鬼魂复仇第36-38页
        3.3.2 伸张正义的神灵复仇第38-39页
    3.4 精怪复仇第39-42页
第四章 《聊斋志异》仿作中复仇作品的复仇过程及分析第42-54页
    4.1 复仇主体的目的第42-45页
        4.1.1 讨回公道第42-43页
        4.1.2 为情雪怨第43-44页
        4.1.3 为义复仇第44-45页
    4.2 复仇主体的方式第45-50页
        4.2.1 以暴制暴第46页
        4.2.2 隐忍伺机第46-47页
        4.2.3 投胎转世第47-48页
        4.2.4 亡魂显灵第48-50页
    4.3 复仇事件的结局第50-54页
        4.3.1 玉石俱焚第50页
        4.3.2 保全自身第50-51页
        4.3.3 消解仇恨第51-52页
        4.3.4 罪有应得第52-54页
第五章 《聊斋志异》仿作中复仇作品的艺术特色第54-59页
    5.1 入木三分的复仇人物刻画第54-56页
        5.1.1 侧面描写凸显人物品质第54-55页
        5.1.2 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第55页
        5.1.3 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第55-56页
    5.2 新颖独特的复仇事件叙述第56-59页
        5.2.1 曲折离奇的复仇情节第56-57页
        5.2.2 亦真亦幻的复仇情节第57页
        5.2.3 叙议结合的精妙笔致第57-59页
第六章 《聊斋志异》仿作中复仇作品的价值第59-62页
    6.1 体现社会文化价值第59-60页
        6.1.1 揭露黑暗、批判社会第59-60页
        6.1.2 寓教于乐、劝善惩恶第60页
    6.2 体现人文关怀价值第60-62页
        6.2.1 以死殉节走向生命至上第60-61页
        6.2.2 杀人泄愤转为惩戒隐忍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左传》生死观及其叙事表现
下一篇:琼瑶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