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孔子(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论文

孔子生死观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3页
    一、 论文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 论文结构划分第10-11页
    三、 相关研究动态第11-13页
第一章 孔子生死观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背景第13-19页
    第一节 孔子生死观的理论渊源第13-15页
        一、 孔子其人第13页
        二、 孔子生死观与上古神话第13-14页
        三、 孔子生死观与原始生命崇拜第14-15页
        四、 孔子生死观与古代典籍中的生命关怀第15页
    第二节 孔子生死观的现实根源第15-19页
        一、 孔子生死观形成的地缘因素第15-18页
        二、 孔子生死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8-19页
第二章 孔子生命观第19-27页
    第一节 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的好生思想第19-20页
    第二节 仁者爱人——孔子的重生思想第20-22页
    第三节 生无所息——孔子生命的超越情怀第22-24页
    第四节 行孝道——孔子生命的延续情怀第24-27页
第三章 养生观第27-37页
    第一节 孔子仁乐养生第27-30页
        一、 以“仁”养生第27-28页
        二、 以“乐”养生第28-30页
    第二节 饮食养生第30-33页
        一、 饮食之节第30-32页
        二、 饮酒之礼第32-33页
    第三节 礼乐养生第33-37页
        一、 礼之于养生第33-35页
        二、 乐之于养生第35-37页
第四章 孔子的死亡观第37-46页
    第一节 神道设教——孔子对死亡的现实性考虑第37-39页
    第二节 死生有命——孔子对死亡的平静态度第39-41页
    第三节 慎终追远——孔子对死亡的处理方略第41-46页
        一、 重视丧葬第41-43页
        二、 反对厚葬第43-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土易学文献“卦体两系”问题研究
下一篇:唯物史观视域中社会治理的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