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互联网金融 | 第16页 |
2.1.2 P2P网络贷款 | 第16页 |
2.1.3 融资约束 | 第16-17页 |
2.2 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2.2.1 P2P网贷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2.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3 P2P网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2.4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3.1 长尾理论 | 第23-24页 |
2.3.2 网络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3 P2P网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概述 | 第25-35页 |
3.1 P2P网贷概述 | 第25-30页 |
3.1.1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1.2 P2P网络借贷的业务模式 | 第28-29页 |
3.1.3 P2P网络借贷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3.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3.2.1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 | 第30-31页 |
3.2.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31-33页 |
3.2.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及成因 | 第33-35页 |
4 P2P网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 第35-41页 |
4.1 P2P网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4.1.1 中小企业是金融市场的“长尾” | 第35页 |
4.1.2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中小企业信息识别 | 第35-36页 |
4.2 P2P网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 第36-41页 |
4.2.1 资源配置效应 | 第36-38页 |
4.2.2 网络外部效应 | 第38页 |
4.2.3 规模经济效应 | 第38-41页 |
5 P2P网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 第41-55页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7页 |
5.1.1 P2P网贷指标 | 第41-46页 |
5.1.2 融资可得性指标 | 第46-47页 |
5.1.3 融资成本指标 | 第47页 |
5.2 P2P网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7-51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47页 |
5.2.2 平稳性检验 | 第47-48页 |
5.2.3 协整检验 | 第48-51页 |
5.3 P2P网贷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1-55页 |
5.3.1 模型构建 | 第51页 |
5.3.2 平稳性检验 | 第51页 |
5.3.3 协整检验 | 第51-5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