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 九江地区法院受理金融借款纠纷情况分析 | 第9-10页 |
1.4 九江地区银行业金融借款纠纷的司法现状 | 第10-13页 |
1.4.1 2015 年-2017 年8月 30 日九江地区受理金融借款纠纷案件情况 | 第11页 |
1.4.2 九江地区银行业金融借款纠纷情况分析 | 第11-13页 |
第2章 金融借款纠纷保证之案例分析 | 第13-29页 |
2.1 保证人资格确定问题 | 第13-19页 |
2.1.1 保证人资格确定原则不明确、责任划分过于单一 | 第13-15页 |
2.1.2 保证合同中意思表示的规定不合理 | 第15-16页 |
2.1.3 对保证期间的性质缺乏明确的认定 | 第16-19页 |
2.2 保证人权益追偿问题 | 第19-25页 |
2.2.1 对共同担保的各担保人间无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情形下的追偿权没有做出规定 | 第20-24页 |
2.2.2 对担保人追偿权的范围未加以明确 | 第24-25页 |
2.3 借款主合同无效带来的问题 | 第25-29页 |
2.3.1 同意撤回诉讼无视保证人权利保护 | 第26-28页 |
2.3.2 同意撤回诉讼体现了保证人地位低微、权利窄小 | 第28-29页 |
第3章 金融借款纠纷中保证人权益救济的法律适用 | 第29-38页 |
3.1《担保法》应从主客观相一致来认定意思表示真实 | 第29页 |
3.2 明确保证人资格确定原则,依据保证人资格的不同,划分不等责任 | 第29-30页 |
3.3 明确保证期间性质、期间计算起点,完善法律规定 | 第30-33页 |
3.4 明确保证人追偿权的性质、新增保证人追偿权范围的法律规定 | 第33-34页 |
3.5 完善保证人权益救济保护措施、拓宽保证人权益救济渠道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