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宁波北仑港四期工程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 第8-9页 |
1.1.2 国外港口城市景观 | 第9-10页 |
1.1.3 我国港口城市景观 | 第10页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0-11页 |
1.2.1 港口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2 港口概念的发展 | 第11页 |
1.2.3 港口区域 | 第11页 |
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第11-14页 |
1.3.1 旧港改建型港口 | 第12页 |
1.3.2 旧港扩建型港口 | 第12-13页 |
1.3.3 新建型港口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4.1 协调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 第14页 |
1.4.2 协调港口与自然的关系 | 第14-15页 |
1.4.3 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 | 第15页 |
1.5 研究的理论支撑及方法 | 第15-16页 |
1.5.1 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 | 第15页 |
1.5.2 系统的视角 | 第15-16页 |
第2章 港口规划 | 第16-20页 |
2.1 港口历史发展 | 第16-17页 |
2.1.1 我国港口发展历史 | 第16页 |
2.1.2 国外港口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2.2 未来港口发展趋势 | 第17页 |
2.2.1 港口多元化 | 第17页 |
2.2.2 港口集装箱化 | 第17页 |
2.2.3 港口物流现代化 | 第17页 |
2.2.4 港口规模化 | 第17页 |
2.2.5 港口网络化 | 第17页 |
2.3 港区规划 | 第17-18页 |
2.3.1 港口规划概述 | 第17-18页 |
2.3.2 现行港口规划的不足 | 第18页 |
2.3.3 港口景观 | 第18页 |
2.3.4 港口辅助办公区 | 第18页 |
2.4 港口规划新趋势 | 第18-19页 |
2.5 港区规划与景观 | 第19-20页 |
第3章 港区景观 | 第20-26页 |
3.1 港区景观构成 | 第20页 |
3.2 港区景观规划特征 | 第20-21页 |
3.3 港区景观规划原则 | 第21-24页 |
3.3.1 整体性 | 第21-22页 |
3.3.2 共享性 | 第22-23页 |
3.3.3 可达性 | 第23页 |
3.3.4 亲水性 | 第23页 |
3.3.5 生态性 | 第23-24页 |
3.4 港区景观规划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24-26页 |
3.4.1 景观观念缺失 | 第24页 |
3.4.2 景观规划和建设主体缺位 | 第24页 |
3.4.3 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 | 第24-25页 |
3.4.4 港区的封闭性与海岸线资源共享性的矛盾 | 第25-26页 |
第4章 港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 第26-30页 |
4.1 海岸天际线 | 第26-27页 |
4.1.1 海岸线 | 第26页 |
4.1.2 天际线 | 第26-27页 |
4.2 绿地设计 | 第27-28页 |
4.2.1 绿地空间构成要素和空间形态 | 第27页 |
4.2.2 港口区域绿地系统 | 第27-28页 |
4.3 道路设计 | 第28-29页 |
4.3.1 客、货分流是前提 | 第28页 |
4.3.2 快速方便的社会道路 | 第28页 |
4.3.3 自然优美的港口区域道路 | 第28页 |
4.3.4 多功能多目标的步行系统 | 第28-29页 |
4.4 照明设计 | 第29-30页 |
4.4.1 满足功能需求 | 第29页 |
4.4.2 突出美观和特色 | 第29-30页 |
第5章 宁波北仑港四期工程景观设计分析 | 第30-45页 |
5.1 宁波港的历史 | 第30页 |
5.2 现代宁波港的发展 | 第30页 |
5.3 宁波北仑港四期的建设 | 第30-36页 |
5.3.1 宁波北仑港四期工程的建设条件 | 第30-31页 |
5.3.2 宁波北仑港四期工程的总平面布置 | 第31-36页 |
5.4 宁波北仑港四期景观设计 | 第36-45页 |
5.4.1 港区总平面景观设计 | 第36-37页 |
5.4.2 车流组织 | 第37页 |
5.4.3 道路工程 | 第37页 |
5.4.4 绿化工程 | 第37-41页 |
5.4.5 照明设计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现代港口需要景观规划 | 第45页 |
景观规划是多目标、复合性的规划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