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移动运输设备供电现状 | 第7-8页 |
1.2 非接触供电技术介绍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原理 | 第15-25页 |
2.1 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一般组成 | 第15页 |
2.2 高频逆变电路 | 第15-18页 |
2.2.1 ICPT系统中常用的高频逆变电路 | 第15-17页 |
2.2.2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各阶段工作过程 | 第17-18页 |
2.3 ICPT系统常用的阻抗补偿电路 | 第18-21页 |
2.4 耦合线圈分析 | 第21-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与制作 | 第25-45页 |
3.1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介绍 | 第25-26页 |
3.2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高频逆变电源的研究 | 第26-30页 |
3.2.1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频发射电源 | 第26-28页 |
3.2.2 频率分档可调的高频发射电源 | 第28-30页 |
3.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阻抗补偿电路研究 | 第30-38页 |
3.3.1 接收端阻抗补偿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3.3.2 发射端阻抗补偿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3.3.3 LC/S阻抗补偿电路分析 | 第32-38页 |
3.4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耦合线圈研究 | 第38-42页 |
3.4.1 线圈的高频交流电阻分析 | 第38-39页 |
3.4.2 耦合线圈线径的选择 | 第39-40页 |
3.4.3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耦合线圈制作 | 第40-42页 |
3.5 沿导轨移动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他部分设计 | 第42-44页 |
3.5.1 变频器 | 第42-43页 |
3.5.2 耦合线圈安装机械部分 | 第43-44页 |
3.5.3 辅助电源 | 第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对比研究 | 第45-52页 |
4.1 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 第45页 |
4.2 LC/S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 第45-49页 |
4.3 SS阻抗补偿电路的仿真研究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非接触移动供电实验研究 | 第52-63页 |
5.1 电动机起动特性实验测试 | 第52-54页 |
5.2 SS阻抗补偿电路和LC/S阻抗补偿电路的对比实验研究 | 第54-57页 |
5.3 导轨移动起重样机测试实验 | 第57-62页 |
5.3.1 起重样机耦合系数测试 | 第57-58页 |
5.3.2 变频器不同工作频率下输出功率的研究 | 第58-59页 |
5.3.3 不同位置输出电压波动及传输功率和效率实验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A AWG线规标准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