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公共政策视域下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动因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攀枝花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第16-27页
   ·攀枝花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第16-19页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第16-17页
     ·工业与城市经济的影响第17页
     ·政策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第17-18页
     ·人力资源与科技进步第18-19页
     ·金融环境与市场信息化第19页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19-23页
     ·经济总量与三大产业发展状况第19-21页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状况第21-22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科技推广情况第22-23页
     ·金融发展与市场信息化情况第23页
   ·攀枝花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第23-27页
     ·农业产业规模小,发展带动作用有限第23-24页
     ·农民整体素质较差,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24页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发展后劲不足第24-25页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机制尚未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缺少资金和人才支撑第25-27页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借鉴第27-37页
   ·国外农村建设经验第27-32页
     ·“日—韩”模式第27-29页
     ·欧美新农村建设模式第29-32页
   ·国内农村建设经验第32-37页
     ·苏南模式第32-34页
     ·成都模式第34-35页
     ·湘西模式第35-37页
第四章 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第37-51页
   ·构建的原则第37-38页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37页
     ·突出特色的原则第37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7-38页
     ·开拓创新的原则第38页
   ·发展的目标、重心和支撑第38-39页
     ·发展的目标第38页
     ·发展的重心第38-39页
     ·发展的支撑第39页
   ·发展的模式第39-51页
     ·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线、特色农业产业化为引擎带动乡村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第40-46页
     ·区域发展布局—整体模式呈“金字塔”型立体结构,局部模式呈扁平结构第46-51页
第五章 公共政策视域下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第51-61页
   ·模式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第51-54页
     ·政策取向:公平与发展第51-52页
     ·政策重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第52-54页
     ·政策落实:实施资本型政策第54页
   ·突出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第54-57页
     ·提供方向支持第55页
     ·加强规划引导第55页
     ·提供资金支撑第55-56页
     ·提供全方位服务第56-57页
   ·提高农村公共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第57-59页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第57-58页
     ·加大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力度第58-59页
     ·加强金融环境及市场信息化建设第59页
   ·健全工作机制第59-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公司的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交易结算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