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9-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脱口秀”的大众审美文化一般特征 | 第17-24页 |
(一)“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艺术特征:流行性 | 第17-20页 |
(二)“脱口秀”节目的表演艺术特征:体验性 | 第20-22页 |
(三)“脱口秀”节目的综合艺术特征:视听性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二、“金星脱口秀”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娱乐话语”活动 | 第24-31页 |
(一)“脱口秀”节目的娱乐性 | 第24-25页 |
(二)“脱口秀”节目的传播学研究 | 第25-27页 |
(三)“金星脱口秀”作为当下大众审美文化的认同 | 第27-29页 |
1.大众文化的当下语境 | 第28-29页 |
2.金星的文化身份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三、“金星脱口秀”的审美特征 | 第31-55页 |
(一)“金星脱口秀”的内容特征——大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31-42页 |
1.“姐”的文化形象 | 第31-36页 |
2.“聊”的生活图景 | 第36-42页 |
(二)“金星脱口秀”的形式特征——作为媒介的话语形式 | 第42-54页 |
1. 编排方式的构建 | 第42-45页 |
2.“话语”的构建 | 第45-52页 |
3.“都市夜景”的构建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四、“金星脱口秀”与当下大众审美文化需求的应和 | 第55-64页 |
(一)社会文化转型 | 第55-60页 |
1.“生活”的政治 | 第55-57页 |
2.多元的文化 | 第57-58页 |
3.大众的文化身份 | 第58-59页 |
4.都市“恐惧”的文化 | 第59-60页 |
(二)新媒体下的互动 | 第60-63页 |
1.新媒体的生产与消费 | 第60-61页 |
2.新媒体的空间意识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五、“金星脱口秀”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以及局限 | 第64-69页 |
(一)“金星脱口秀”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 | 第64-66页 |
(二)“金星脱口秀”的大众审美文化局限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