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1 民间借贷的基本理论第10-20页
    1.1 民间借贷的概念第10-11页
    1.2 民间借贷主体的种类第11-12页
        1.2.1 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第11页
        1.2.2 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第11页
        1.2.3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第11-12页
    1.3 民间借贷的新形式第12-13页
    1.4 民间借贷的特征第13-14页
    1.5 民间借贷的成因第14-15页
        1.5.1 经济成因第14-15页
        1.5.2 高额利润的刺激作用第15页
    1.6 民间借贷的现状第15-17页
        1.6.1 民间借贷市场繁荣第15-16页
        1.6.2 借贷利率偏高第16页
        1.6.3 民间借贷纠纷现象严重第16-17页
    1.7 民间借贷的利弊分析第17-20页
        1.7.1 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第17-18页
        1.7.2 民间借贷的消极作用第18-20页
2 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0-26页
    2.1 立法现状第20-22页
        2.1.1 法律和司法解释第20-21页
        2.1.2 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第21页
        2.1.3 地方规范性文件第21-22页
    2.2 存在问题第22-26页
        2.2.1 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多且散,效力参差不齐第22页
        2.2.2 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呈现滞后性第22页
        2.2.3 民间借贷监管体系规定不详第22-23页
        2.2.4 网络平台贷款征信系统不完善,缺乏监督第23-24页
        2.2.5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犯罪界限模糊第24-26页
3 国外、港台地区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第26-33页
    3.1 发达国家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6-29页
        3.1.1 美国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6-28页
        3.1.2 德国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8页
        3.1.3 日本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8-29页
    3.2 发展中国家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9-31页
        3.2.1 印度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29-30页
        3.2.2 孟加拉国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30-31页
    3.3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31-33页
        3.3.1 台湾地区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31-32页
        3.3.2 香港地区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第32-33页
4 对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建议第33-41页
    4.1 完善监管制度第33-36页
        4.1.1 完善监管内容第34-35页
        4.1.2 组建专业的自律组织第35-36页
    4.2 建立关于民间借贷的风险预警机制第36页
    4.3 完善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制度第36-38页
        4.3.1 构建网络借贷平台的个人信用体系第36-37页
        4.3.2 建立第三方担保与监管制度第37-38页
        4.3.3 加强贷前审查,完善风险储备金制度第38页
    4.4 严格区分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犯罪的界限第38-41页
        4.4.1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第38-39页
        4.4.2 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研究
下一篇: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衔接制度研究--执行转破产的启动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