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3两个野生棉种的遗传图谱构建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1 海岛棉的起源第13页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遗传多样性第13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5页
    1.4 棉属基因组分类和利用第15-16页
        1.4.1 棉属基因组分类第15页
        1.4.2 棉属的利用第15-16页
    1.5 植物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6-17页
        1.5.1 遗传图谱的概述第16-17页
        1.5.2 作图群体的选择第17页
    1.6 棉花种间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海岛棉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9-31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2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第20-23页
        2.1.3 SSR引物筛选第23页
        2.1.4 数据分析第23-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2.2.1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第24页
        2.2.2 各生态区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第24-29页
    2.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二倍体D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1-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1.1 亲本的选择和作图群体的构建第31页
        3.1.2 SSR多态性引物筛选第31页
        3.1.3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分离第31页
        3.1.4 数据记录第31页
        3.1.5 连锁分析第31-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3.2.1 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第32页
        3.2.2 多态性引物对群体基因分型第32页
        3.2.3 遗传连锁图谱的特征第32-38页
        3.2.4 偏分离位点的分布第38页
    3.3 讨论第38-40页
        3.3.1 偏分离位点的分布第38-39页
        3.3.2 作图亲本的选择第39页
        3.3.3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9-40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附录第46-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规早籼稻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的研究
下一篇:脱水胁迫诱导大豆生长素相关基因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