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 基本概念定位 | 第7-8页 |
(二)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三) 北宋士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北宋士风及其表现 | 第14-34页 |
(一) 隐逸之风 | 第14-18页 |
(二) 忠义之风 | 第18-23页 |
(三) 政争之风 | 第23-28页 |
(四) 奔竟之风 | 第28-31页 |
(五) 奢靡之风 | 第31-34页 |
二、北宋士风成因分析 | 第34-52页 |
(一) 政治环境的变化 | 第34-39页 |
(二)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第39-43页 |
(三) 学术思想活跃——儒学的复兴 | 第43-47页 |
(四) 教育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47-52页 |
三、北宋士风与前朝后世之比较 | 第52-61页 |
(一) 与盛唐士风的比较 | 第52-57页 |
(二) 士风之传承——宋明士风之异同 | 第57-61页 |
四、北宋士风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一) 士风与时文 | 第61页 |
(二) 士风与时风 | 第61-63页 |
(三) 北宋士风对后世士风之影响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