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CT图像的三维重建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医学影像可视化的意义和应用 | 第9-10页 |
1.2 医学影像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表面绘制 | 第11-12页 |
1.2.2 体绘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组织 | 第14-15页 |
第2章 图像预处理与可视化的方法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医学体数据的表示 | 第15-16页 |
2.3 DICOM图像文件的分析与解读 | 第16-20页 |
2.3.1 DICOM文件的结构 | 第17-19页 |
2.3.2 DICOM文件的解析 | 第19-20页 |
2.4 医学影像可视化的主要步骤以及基本概念 | 第20-24页 |
2.4.1 可视化的主要步骤 | 第20-22页 |
2.4.2 医学影像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表面绘制的几种算法 | 第25-35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CUBERILLE方法 | 第25-26页 |
3.3 DIVIDING CUBE方法 | 第26-27页 |
3.4 MARCHING CUBE方法 | 第27-34页 |
3.4.1 MC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3.4.2 基本算法 | 第28-30页 |
3.4.3 基于双阈值的MC算法 | 第30-32页 |
3.4.4 法向量计算的新方法 | 第32-34页 |
3.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MARCHING CUBES算法的加速 | 第35-43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算法的描述 | 第36-40页 |
4.2.1 标准 MC算法 | 第36页 |
4.2.2 种子填充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36-37页 |
4.2.3 新方法 | 第37-40页 |
4.3 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