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税收遵从理论与税收流失理论分析 | 第13-17页 |
(一) 税收遵从、税收不遵从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5页 |
(二) 税收流失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三、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分析:从税收不遵从的角度 | 第17-34页 |
(一) 我国税收流失的规模分析 | 第17-19页 |
1. 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 | 第17-18页 |
2. 地上经济税收流失额的测算 | 第18-19页 |
(二) 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分析:从税收不遵从的类型角度分析 | 第19-34页 |
1. 自私性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 | 第19-26页 |
2. 无知性不遵从、程序性不遵从、习惯性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 | 第26-28页 |
3. 象征性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 | 第28-30页 |
4. 社会性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 | 第30-32页 |
5. 经纪人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 | 第32-34页 |
四、促进税收遵从、减少税收流失的政策建议 | 第34-45页 |
(一) 规范税收立法、执法、完善公平税制,促进税收遵从 | 第34-36页 |
(二) 威慑机制: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稽查水平、加大处罚力度,减少税收流失 | 第36-39页 |
1. 提高税务稽查水平,促进税收遵从,减少税收流失 | 第36-38页 |
2. 优化税收处罚制度,提高实际处罚水平,促进税收遵从,减少税收流失 | 第38-39页 |
(三) 激励机制: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促进纳税人遵从 | 第39-43页 |
1. 尊重和保障纳税人的权利,转变税收征纳关系的中心 | 第39页 |
2. 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和税收遵从收益 | 第39-41页 |
3. 建立纳税信用登记制度,激励纳税人遵从 | 第41-42页 |
4. 税收赦免 | 第42-43页 |
(四) 提高税收遵从水平,减少税收流失的配套措施 | 第43-45页 |
1. 规范公共收入体系 | 第43-44页 |
2.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消除政府的“越位”与“缺位” | 第44页 |
3.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 第44页 |
4. 提高财政透明度,并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监督机制 | 第44页 |
5. 加强部门配合,优化税收环境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53页 |
王莹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