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化学改性PAN纤维及其在炭纤维形成中结构性能的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7页
    1.1 炭纤维概述第8-9页
    1.2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制备第9-19页
        1.2.1 PAN纤维的合成及结构第9-12页
        1.2.2 预氧化及其纤维结构第12-17页
        1.2.3 碳化及其纤维结构第17-19页
    1.3 PAN纤维的纺丝后改性第19-26页
        1.3.1 涂覆改性第20页
        1.3.2 催化改性第20-23页
            1.3.2.1 过渡金属化合物改性第21-22页
            1.3.2.2 有机化合物改性第22-23页
            1.3.2.3 辐射改性第23页
        1.3.3 塑化改性第23-25页
        1.3.4 复合改性第25-26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2页
    2.1 实验原料第27-28页
        2.1.1 原丝规格及性能指标第27页
        2.1.2 实验用主要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2.1 间歇实验第28页
            2.2.1.1 原丝改性第28页
            2.2.1.2 改性原丝预氧化第28页
        2.2.2 连续化实验第28-30页
            2.2.2.1 原丝改性第28-29页
            2.2.2.2 原丝预处理第29页
            2.2.2.3 原丝预氧化第29页
            2.2.2.4 预氧化纤维的碳化第29-30页
    2.3 性能测试第30-31页
        2.3.1 密度分析(ρ_v,g/cm3)第30页
        2.3.2 单丝拉伸强度(σ_t,Gpa)第30-31页
            2.3.2.1 单丝强力(F,CN)第30页
            2.3.2.2 线密度(ρL,g/m)第30页
            2.3.2.3 炭纤维单丝拉伸强度(σ_t,GPa)第30页
            2.3.2.4 单丝直径(d,μm)第30-31页
        2.3.3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1页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31页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1页
        2.3.6 元素分析(EA)第31页
    2.4 实验仪器第31-32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2-68页
    3.1 高锰酸钾改性对PAN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第32-50页
        3.1.1 准备实验第32-38页
            3.1.1.1 不同改性温度对PAN原丝热性能的影响第32-35页
            3.1.1.2 不同改性温度对PAN原丝及其预氧化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3.1.2 连续化改性工艺的优化第38-43页
            3.1.2.1 预氧化温度的优化第39-42页
            3.1.2.2 碳化阶段牵伸条件对炭纤维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1.2.3 碳化温度的优化第43页
        3.1.3 改性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物理化学性能对比第43-50页
            3.1.3.1 改性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的DSC分析第43-44页
            3.1.3.2 改性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的FT-IR研究第44-46页
            3.1.3.3 改性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的元素分析(EA)研究第46-47页
            3.1.3.4 改性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的扫描电镜(SEM)研究第47-50页
    3.2 新型改性剂对PAN原丝改性的探索第50-68页
        3.2.1 xs-1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50-53页
            3.2.1.1 xs-1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第50-51页
            3.2.1.2 xs-1改性对改性纤维密度的影响第51页
            3.2.1.3 xs-1改性对改性丝直径的影响第51-52页
            3.2.1.4 xs-1改性对改性丝拉伸强度的影响第52-53页
        3.2.2 xs-2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53-56页
            3.2.2.1 xs-2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第53-54页
            3.2.2.2 xs-2改性对改性纤维密度的影响第54-55页
            3.2.2.3 xs-2改性对改性纤维直径的影响第55页
            3.2.2.4 XS-2改性对改性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第55-56页
        3.2.3 xs-3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56-58页
            3.2.3.1 xs-3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研究第56-57页
            3.2.3.2 xs-3改性对纤维密度的影响第57页
            3.2.3.3 xs-3改性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第57-58页
            3.2.3.4 xs-3改性对纤维直径的影响第58页
        3.2.4 xs-4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58-61页
            3.2.4.1 xs-4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研究第59页
            3.2.4.2 xs-4改性对纤维密度的影响第59-60页
            3.2.4.3 xs-4改性对纤维强度的影响第60-61页
            3.2.4.4 xs-4改性对纤维直径的影响第61页
        3.2.5 xs-5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61-64页
            3.2.5.1 xs-5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研究第61-62页
            3.2.5.2 xs-5改性对纤维密度的影响第62-63页
            3.2.5.3 xs-5改性对纤维直径的影响第63页
            3.2.5.4 xs-5改性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3.2.6 xs-6对PAN原丝改性及其预氧化研究第64-68页
            3.2.6.1 xs-6改性纤维的热行为研究第64-65页
            3.2.6.2 xs-6改性对纤维密度的影响第65-66页
            3.2.6.3 xs-6改性对纤维直径的影响第66页
            3.2.6.4 xs-6改性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第66-68页
第四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硼系引发高反应性聚异丁烯的研究
下一篇:PAN大丝束预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