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红包裹色料的研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25页 |
2.1 陶瓷色料概述 | 第8-9页 |
2.1.1 陶瓷色料组成与分类 | 第8-9页 |
2.2 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及评价标准 | 第9-16页 |
2.2.1 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 | 第9-10页 |
2.2.2 陶瓷色料颜色评价的物理学原理 | 第10-16页 |
2.3 红色陶瓷色料 | 第16-20页 |
2.3.1 红色陶瓷色料概述 | 第16-17页 |
2.3.2 红色陶瓷色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4 包裹色料简介 | 第20-21页 |
2.5 包裹色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4页 |
2.5.1 固相煅烧法 | 第21页 |
2.5.2 溶胶—凝胶法 | 第21-23页 |
2.5.3 化学共沉淀法 | 第23-24页 |
2.6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3. 进口包裹红色料的分析 | 第25-29页 |
3.1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3.2 测试分析表征 | 第25页 |
3.2.1 化学成分 | 第25页 |
3.2.2 包裹率的测算 | 第25页 |
3.2.3 色度分析 | 第25页 |
3.2.4 XRD物相分析 | 第25页 |
3.2.5 差热热重分析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3.3.1 化学成分 | 第25-26页 |
3.3.2 色料的包裹率 | 第26-27页 |
3.3.3 色度测试 | 第27页 |
3.3.4 XRD测试与分析 | 第27页 |
3.3.5 TG-TDA测试与分析 | 第27-28页 |
3.4 结论 | 第28-29页 |
4. 固相法制备硅铁红包裹色料的研究 | 第29-41页 |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9-31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4.2 硅铁红包裹色料的制备 | 第31-33页 |
4.2.1 工艺流程 | 第31页 |
4.2.2 各工艺参数对色料的影响 | 第31-33页 |
4.3 色料在玻化砖坯体中呈色 | 第33页 |
4.3.1 玻化砖坯体的化学分析 | 第33页 |
4.3.2 色料的加入量对呈色的影响 | 第33页 |
4.3.3 坯体煅烧温度对呈色的影响 | 第33页 |
4.4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33-34页 |
4.4.1 色度值的测定 | 第33页 |
4.4.2 包裹率的测试 | 第33-34页 |
4.4.3 XRD物相分析 | 第34页 |
4.4.4 SEM测试与分析 | 第34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8页 |
4.5.1 铁源对包裹色料的影响 | 第34-35页 |
4.5.2 矿化剂的影响 | 第35-36页 |
4.5.3 硅铁比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4.5.4 锻烧温度对色料的影响 | 第37-38页 |
4.6 色料在坯体中的呈色 | 第38-40页 |
4.6.1 玻化砖坯料组成 | 第38-39页 |
4.6.2 色料在坯体中的呈色 | 第39-4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溶胶共沉淀法制备硅铁红包裹色料 | 第41-57页 |
5.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41页 |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5.3 实验内容 | 第42-46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5.4.1 以铁盐为原料合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分析 | 第46页 |
5.4.2 以硅酸钠引入硅源合成硅铁红 | 第46-51页 |
5.4.3 以正硅酸乙醋引入硅源合成硅铁红 | 第51-53页 |
5.4.4 锻烧温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5.4.5 色料在坯体中的呈色 | 第55-56页 |
5.4.5.1 加入量对呈色的影响 | 第55页 |
5.4.5.2 煅烧温度对呈色的影响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7. 创新点 | 第58-59页 |
8. 问题与不足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