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2 可转换债券概述 | 第10-20页 |
2.1 引言 | 第10页 |
2.2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 | 第10页 |
2.3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 第10-14页 |
2.3.1 标的股票 | 第11页 |
2.3.2 票面利率 | 第11页 |
2.3.3 转股价格 | 第11页 |
2.3.4 转换期限 | 第11-12页 |
2.3.5 赎回条款 | 第12-13页 |
2.3.6 回售条款 | 第13页 |
2.3.7 转换调整条件和保护条款 | 第13-14页 |
2.3.8 可转换债券的存续期限 | 第14页 |
2.3.9 可转换债券的偿还方式 | 第14页 |
2.4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 | 第14-15页 |
2.4.1 债权性 | 第14页 |
2.4.2 期权性 | 第14-15页 |
2.4.3 股权性 | 第15页 |
2.5 可转换债券类型 | 第15页 |
2.6 可转换债券发展状况 | 第15-18页 |
2.6.1 可转换债券在国际上的发展 | 第15-16页 |
2.6.2 可转换债券在国内的发展 | 第16-17页 |
2.6.3 可转换债券市场走势 | 第17-18页 |
2.7 可转换债券与参与者 | 第18-20页 |
2.7.1 可转换债券对发行公司的影响 | 第18页 |
2.7.2 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的意义 | 第18-19页 |
2.7.3 可转换债券投资者类型 | 第19-20页 |
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要素设计 | 第20-32页 |
3.1 票面利率 | 第20-21页 |
3.2 债券期限与转换期 | 第21-22页 |
3.3 发行规模与信用等级 | 第22-23页 |
3.4 转股价格 | 第23-26页 |
3.4.1 转股价格的确定 | 第23-25页 |
3.4.2 转股价格的调整 | 第25-26页 |
3.5 要素设计实证分析 | 第26-32页 |
4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方法及投资价值分析 | 第32-48页 |
4.1 可转换债券价值构成 | 第32-33页 |
4.1.1 直接价值的确定 | 第32页 |
4.1.2 转换价值 | 第32-33页 |
4.1.3 最小价值原理 | 第33页 |
4.2 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与模型 | 第33-42页 |
4.2.1 可转换债券的结构与特点 | 第33-34页 |
4.2.2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发展现状 | 第34-38页 |
4.2.3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 第38-42页 |
4.3 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案例分析 | 第42-48页 |
4.3.1 可转债要素 | 第42-43页 |
4.3.2 条款分析 | 第43-45页 |
4.3.3 民生转债定价 | 第45-47页 |
4.3.4 投资价值分析 | 第47-48页 |
5 可转换债券融资决策探讨 | 第48-51页 |
5.1 发行可转债融资优势分析 | 第49页 |
5.2 发行可转换债券风险分析 | 第49-51页 |
6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