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定位技术 | 第15-31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及特点 | 第15-18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18-20页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20-24页 |
2.3.1 基本概念描述 | 第20-21页 |
2.3.2 节点定位的计算方法 | 第21-24页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 第24-29页 |
2.4.1 典型的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25页 |
2.4.2 典型的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25-29页 |
2.5 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DV-Hop算法及其误差分析 | 第31-40页 |
3.1 DV-Hop算法详细过程 | 第31-34页 |
3.2 DV-Hop算法误差来源分析 | 第34-36页 |
3.2.1 外部因素导致的误差 | 第34-35页 |
3.2.2 内部因素导致的误差 | 第35-36页 |
3.3 误差来源归纳总结 | 第36-37页 |
3.4 仿真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最优锚节点的DV-Hop_Boan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0页 |
4.1 DV-Hop_Boan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0页 |
4.2 阈值的设计思想及仿真实验 | 第40-46页 |
4.2.1 感知区域大小、通信半径与阈值的关系 | 第41-42页 |
4.2.2 未知节点与锚节点连通度对阈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3 锚节点比例的变化对阈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4 阈值中因子的确定 | 第45-46页 |
4.3 阈值的计算公式 | 第46页 |
4.4 DV-Hop_Boan算法的具体步骤及流程图 | 第46-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DV-Hop_Boan算法的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50-57页 |
5.1 DV-Hop_Boan算法的仿真实验 | 第50-53页 |
5.1.1 仿真实验目的及实验环境 | 第50-51页 |
5.1.2 仿真实验相关实现细节 | 第51-53页 |
5.2 DV-Hop_Boan算法的性能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5.2.1 不同锚节点比例 | 第53-54页 |
5.2.2 不同通信半径 | 第54-55页 |
5.2.3 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感知区域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7页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