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章 装置设计的概述 | 第9-13页 |
2.1 装置设计的定义 | 第9-10页 |
2.1.1 装置设计与装置艺术 | 第9页 |
2.1.2 装置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 第9-10页 |
2.2 装置设计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2.2.1 国外装置设计的发展 | 第10页 |
2.2.2 国内装置设计的发展 | 第10-11页 |
2.3 装置设计的分类 | 第11-13页 |
2.3.1 传统媒体装置设计 | 第11-12页 |
2.3.2 新媒体装置设计 | 第12-13页 |
第三章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解析 | 第13-24页 |
3.1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特点 | 第13-14页 |
3.1.1 “实物”与“思想”的结合 | 第13-14页 |
3.1.2 空间关系的“互文性” | 第14页 |
3.2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创意核心 | 第14-18页 |
3.2.1 思维定式的突破 | 第15页 |
3.2.2 多种媒介的运用 | 第15-16页 |
3.2.3 多种材料的运用 | 第16-18页 |
3.3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表现方式 | 第18-24页 |
3.3.1 三维透视 | 第18页 |
3.3.2 形态交错与重复 | 第18-20页 |
3.3.3 色彩对比 | 第20-22页 |
3.3.4 多感官体验 | 第22-24页 |
第四章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美”与“丑” | 第24-30页 |
4.1 装置设计中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 | 第24页 |
4.1.1 装置设计的物理空间 | 第24页 |
4.1.2 装置设计的心理空间 | 第24页 |
4.2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美” | 第24-27页 |
4.2.1 物理空间“美”,心理空间也“美” | 第25-26页 |
4.2.2 物理空间“美”,心理空间却“丑” | 第26-27页 |
4.3 装置设计中空间形态的“丑” | 第27-30页 |
4.3.1 物理空间“丑”,心理空间也“丑” | 第27-28页 |
4.3.2 物理空间“丑”,心理空间却“美” | 第28-3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