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1.1 肿瘤 | 第14-17页 |
1.1.1 肿瘤的概述 | 第14页 |
1.1.2 肿瘤的生理环境 | 第14页 |
1.1.3 肿瘤的酸性环境 | 第14-15页 |
1.1.4 肿瘤的EPR效应 | 第15-16页 |
1.1.5 肿瘤的厌氧环境 | 第16-17页 |
1.2 肿瘤诊断成像技术 | 第17页 |
1.3 肿瘤成像MRI造影剂 | 第17-35页 |
1.3.1 MRI造影剂及其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3.2 高分子造影剂的结构和性能 | 第19-21页 |
1.3.3 胶束高分子造影剂 | 第21-25页 |
1.3.4 生物响应型造影剂 | 第25-35页 |
第二章 课题提出 | 第35-38页 |
2.1 立体依据 | 第35-36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36-37页 |
2.3 课题特色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7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2.3 10-羟基丙烯酸癸酯(HDA)的合成 | 第40页 |
3.2.4 DTPA-HDA的合成 | 第40-41页 |
3.2.5 DTPA-HDA-Gd~(3+)的合成 | 第41-42页 |
3.2.6 VBPEG的合成 | 第42页 |
3.2.7 合成产物的核磁表征 | 第42页 |
3.2.8 交联单体中钆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3.1 HDA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44页 |
3.3.2 DTPA-HDA/DTPA-HDA-Gd~(3+)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3.3.3 VBPEG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纳米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和工艺优化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4.2.3 自组装方法合成胶束 | 第49页 |
4.2.4 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胶束(AIBN引发体系) | 第49-50页 |
4.2.5 微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胶束(KPS引发体系) | 第50页 |
4.2.6 凝胶的氧化 | 第50页 |
4.2.7 纳米凝胶的粒径测量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 自组装方法合成NGCA | 第50-51页 |
4.3.2 乳化剂的确定 | 第51页 |
4.3.3 引发体系的确定 | 第51-52页 |
4.3.4 不同乳化剂(VBPEG)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5 氧化对纳米凝胶的影响 | 第53-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纳米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性能研究 | 第58-73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8-62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58-59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5.2.3 造影剂中Gd~(3+)含量的测定 | 第59页 |
5.2.4 粒径表征 | 第59-60页 |
5.2.5 弛豫率的测试 | 第60页 |
5.2.6 细胞毒性实验(MTT)检测氧化前后NGCA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毒性 | 第60-61页 |
5.2.7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观察凝胶形貌和测量凝胶尺寸 | 第61页 |
5.2.8 体内肿瘤成像实验 | 第61-62页 |
5.2.9 造影剂的体内残留测试实验 | 第62页 |
5.2.10 造影剂中的Gd~(3+)在血液中的清除速度实验 | 第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5.3.1 氧化前后NGCA粒径变化 | 第62-63页 |
5.3.2 氧化前后NGCA的AFM表征 | 第63-64页 |
5.3.3 氧化前后NGCA的粒径随pH值的变化 | 第64-65页 |
5.3.4 小牛血清对氧化前后NGCA粒径的影响 | 第65页 |
5.3.5 氧化前后NGCA电势随pH值的变化 | 第65-66页 |
5.3.6 pH对氧化前后NGCA-2的弛豫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7 氧化前后NGCA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 第67-68页 |
5.3.8 氧化前后NGCA对癌细胞的毒性 | 第68-69页 |
5.3.9 ONGCA-2增强肿瘤MRI | 第69-70页 |
5.3.10 ONGCA-2的体内残留分布 | 第70-71页 |
5.3.11 造影剂的血液清除速度动力学 | 第71-72页 |
5.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