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理论概说第8-14页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含义和特征第8-10页
  一、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含义第8页
  二、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特征第8-10页
 第二节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与民事合同违约责任的区别第10-14页
  一、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第10-11页
  二、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与民事合同违约责任的区别第11-12页
  三、劳动违约与劳动侵权的区别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的缺陷分析第14-28页
 第一节 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规定的梳理第14-18页
  一、劳动者的违约责任第14-16页
  二、劳动者的损害赔偿责任第16-17页
  三、违约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的关系第17-18页
 第二节 对于专项培训和服务期条款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分析第18-24页
  一、对因专项培训而引发的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分析第19-22页
  二、对服务期条款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的分析第22-24页
 第三节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条款中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分析第24-28页
  一、劳动合同法中竞业限制的性质第24-25页
  二、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的关系第25-26页
  三、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中涉及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制度缺陷第26-28页
第三章 台湾地区和国外的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的规定第28-31页
 第一节 台湾地区关于约定服务期理论与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关系第28-29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劳动契约中的约定服务年限理论第28页
  二、约定服务年限与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关系第28-29页
 第二节 国外对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规定第29-31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的理论思考第31-37页
 第一节 社会法属性倾斜劳动者第31-34页
  一、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体现倾斜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取向第31-32页
  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作出倾斜保护是社会法属性的体现第32页
  三、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中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体现第32-34页
 第二节 体现社会公平——平衡用人单位利益第34-37页
  一、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第35页
  二、从违约责任上平衡用人单位的利益第35-37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的具体建议第37-44页
 第一节 专项培训与服务期条款涉及劳动者违约责任的建议第37-38页
  一、应明确专项培训的内容及形式第37页
  二、对于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承担违约金的建议第37-38页
 第二节 对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条款的建议第38-40页
  一、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而承担的违约金数额应予以明确第38-39页
  二、应当允许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单独就保守商业秘密约定违约金或将保守商业秘密作为劳动者的法定义务第39页
  三、应明确劳动者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时的处理原则第39-40页
  四、经济补偿金应与劳动者承担的违约责任对等第40页
 第三节 对违约金条款及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条款涉及违约责任的建议第40-44页
  一、违约金条款应同等适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第40-41页
  二、劳动者不应当承担违约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的双重责任第41页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应当适用违约金条款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末北京城市治安管理制度研究
下一篇:解决矿难的第三种路径:矿工工会--结社自由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