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股东权利概述第12-23页
 一、股东权利的基本界定第12-15页
  (一) 股东权利的内涵第12-13页
  (二) 股东权利的法律性质第13-15页
 二、股东权利的权利基础第15-17页
  (一) 两种学说:股东出资说和股东资格说第15-16页
  (二) 股东权利的权利基础分析第16-17页
 三、股东权利的基本内容第17-23页
  (一) 与本文主题相关的股权分类第18页
  (二) 股东权利的具体内容第18-23页
第二章 瑕疵出资对股东资格及股东权利的影响第23-32页
 一、股东的出资义务与瑕疵出资第23-26页
  (一) 股东出资义务的概念及其性质第23-24页
  (二) 股东出资义务的违反:瑕疵出资第24-26页
 二、瑕疵出资对股东资格的影响第26-30页
  (一) 股东资格认定的一般规则第26-27页
  (二) 瑕疵出资者的股东资格认定第27-30页
 三、瑕疵出资对股东权利的影响第30-32页
  (一) 股东资格与股东权利的关系第30-31页
  (二) 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行使应受到限制第31-32页
第三章 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法律分析第32-45页
 一、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正当性分析第32-34页
  (一) 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第32-33页
  (二) 股东平等原则的要求第33页
  (三) 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第33-34页
  (四) 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第34页
  (五) 利益衡平的需要第34页
 二、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归类性分析第34-37页
  (一) 自益权和共益权分类角度的探讨第35页
  (二) 固有权和非固有权分类角度的探讨第35-36页
  (三) 比例股权和非比例股权分类角度的探讨第36-37页
 三、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具体性分析第37-41页
  (一) 股利分配请求权第37-38页
  (二) 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第38-39页
  (三) 新股优先认购权第39页
  (四) 表决权第39-40页
  (五) 知情权第40-41页
  (六) 其他股东权利第41页
 四、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可行性分析第41-45页
  (一) 通过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进行限制第41-42页
  (二) 通过公司章程进行限制第42-43页
  (三) 通过股东会决议进行限制第43-45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法律思考第45-52页
 一、我国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规制的现状及其缺陷第45-47页
  (一) 立法规定第45-46页
  (二) 司法实践第46-47页
 二、完善我国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制度的建议第47-49页
  (一) 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标准第47页
  (二) 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展开第47-48页
  (三) 瑕疵出资股东股东权利限制的路径第48-49页
 三、完善我国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构想第49-52页
  (一) 相关国家和地区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规定第49-50页
  (二) 我国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完善第50-51页
  (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相关规定评述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兼论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
下一篇:论破产分配中的债权公平居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