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电致酸/碱理论及其在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应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第一节 智能变色材料第13页
    第二节 有机智能变色材料第13-15页
    第三节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第15-28页
        1.3.1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种类第15-23页
        1.3.2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分析方法第23-25页
        1.3.3 有机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特征第25页
        1.3.4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第25-28页
    第四节 有机酸碱变色材料第28-38页
        1.4.1 有机酸碱变色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第29-33页
        1.4.2 代替酸碱刺激的方式及其理论第33-36页
        1.4.3 从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角度看酸碱变色材料第36-38页
    第五节 本论文的选题与设计思路第38-39页
第二章 电致酸/碱理论第39-101页
    第一节 电致碱理论的提出——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变色机理第39-68页
        2.1.1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单电子耦合的质子转移变色机理第40-54页
            2.1.1.1 试剂,仪器以及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合成第40-45页
            2.1.1.2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酸碱变色现象第45-46页
            2.1.1.3 甲基酮桥连分子电致变色的可行性研究第46-47页
            2.1.1.4 甲基酮桥连分子电致变色的机理研究第47-51页
            2.1.1.5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取代基效应第51-54页
        2.1.2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多电子耦合的质子转移变色机理第54-66页
            2.1.2.1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合成第55-62页
            2.1.2.2 TM1 分子的电致变色现象第62-63页
            2.1.2.3 TM1 分子的还原峰归属第63页
            2.1.2.4 分子间质子转移机理的验证第63-65页
            2.1.2.5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三重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理第65-66页
        2.1.3 小结第66-68页
    第二节 醌类电致碱的性能研究及其碱强度测定方法第68-90页
        2.2.1 醌类化合物作为电致碱的可行性研究第68-75页
            2.2.1.1 试剂与仪器第68-69页
            2.2.1.2 荧光素的碱致变色现象第69-70页
            2.2.1.3 苯醌与荧光素体系变色的现象及机理第70-75页
        2.2.2 醌类电致碱强度的测定第75-89页
            2.2.2.1 试剂,仪器以及醌类分子的合成第75-79页
            2.2.2.2 测定电致碱 pKa 值的理论基础第79-82页
            2.2.2.3 电化学方法测定 pKa 值的结果分析第82-84页
            2.2.2.4 理论计算 pKa 值的方法第84-87页
            2.2.2.5 理论计算 pKa 值的结果分析第87-89页
        2.2.3 小结第89-90页
    第三节 酚类/氨基脲类电致酸的性能研究第90-101页
        2.3.1 酚类化合物作为电致酸的可行性研究第90-101页
            2.3.1.1 试剂与仪器第90-91页
            2.3.1.2 新型噁唑啉分子 FXF 的酸碱变色性质第91-92页
            2.3.1.3 对苯二酚与 FXF 体系的变色现象与机理第92-95页
            2.3.1.4 电子转移诱导质子转移效率第95-98页
            2.3.1.5 电子转移诱导质子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第98-100页
            2.3.1.6 小结第100-101页
第三章 电致酸/碱理论在有机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01-138页
    第一节 电致酸/碱理论在单色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01-127页
        3.1.1 甲基酮桥连分子在单色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02-106页
            3.1.1.1 单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第102-103页
            3.1.1.2 单色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研究第103-105页
            3.1.1.3 小结第105-106页
        3.1.2 苯醌与荧光素在电致荧光变色和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06-114页
            3.1.2.1 液态电致荧光变色器件和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06-111页
            3.1.2.2 薄膜电致荧光变色器件和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11-114页
            3.1.2.3 小结第114页
        3.1.3 氨基脲类电致酸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14-127页
            3.1.3.1 液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研究第115-120页
            3.1.3.2 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研究第120-124页
            3.1.3.3 快速双稳态的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第124-125页
            3.1.3.4 双稳态显示器的应用第125-126页
            3.1.3.5 小结第126-127页
    第二节 电致酸/碱理论在多色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第127-138页
        3.2.1 设计多色器件的思路第127-128页
        3.2.2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筛选第128-130页
        3.2.3 甲基酮桥连分子的溶剂致变色机理第130-133页
        3.2.4 多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第133-134页
        3.2.5 多色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研究第134-137页
        3.2.6 小结第137-138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138-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7页
作者简历及学术成果第157-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遗传神经网络换能器一致性研究
下一篇:机器人去毛刺浮动式执行器设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