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一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核心概念 | 第20-25页 |
(一) 公务员的含义 | 第20页 |
(二) 激励机制的含义 | 第20-21页 |
(三)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 | 第21-22页 |
(四) 激励的类型及前提假设 | 第22-25页 |
1 激励的类型 | 第22-23页 |
2 激励的前提假设:人性分析 | 第23-25页 |
二 玉溪市统计系统基层公务员现行激励机制分析 | 第25-30页 |
(一)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二) 我国统计系统 | 第26页 |
(三) 玉溪市统计系统 | 第26-27页 |
(四) 玉溪市统计系统基层公务员现行激励机制 | 第27-30页 |
1 绩效考核机制 | 第27页 |
2 薪酬福利机制 | 第27-28页 |
3 职务晋升机制 | 第28页 |
4 培训机制 | 第28-30页 |
三 玉溪市统计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0-40页 |
(一)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卷调查研究 | 第30-33页 |
1 问卷调查设计 | 第30页 |
2 问卷样本容量与结构 | 第30页 |
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二)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1 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33-34页 |
2 薪酬待遇相对偏低 | 第34-35页 |
3 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善 | 第35页 |
4 培训机制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5 交流渠道不畅通 | 第36页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1 体制原因 | 第36-37页 |
2 法制原因 | 第37-38页 |
3 文化原因 | 第38页 |
4 需求原因 | 第38-39页 |
5 监管原因 | 第39-40页 |
四 玉溪市统计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优化 | 第40-48页 |
(一)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实践经验借鉴 | 第40-42页 |
1 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 | 第40页 |
2 方式健全的晋升机制 | 第40页 |
3 严格规定的工资福利 | 第40-41页 |
4 高效实用的培训机制 | 第41页 |
5 有效实施的奖惩机制 | 第41-42页 |
(二)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优化的原则 | 第42-43页 |
1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2页 |
2 公平公正原则 | 第42页 |
3 竞争原则 | 第42页 |
4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第42-43页 |
5 正强化与负强化相结合的原则 | 第43页 |
6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第43页 |
(三) 统计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优化的对策 | 第43-48页 |
1 改进绩效考核机制 | 第43-44页 |
2 完善薪酬激励措施 | 第44页 |
3 创新晋升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4 发挥培训激励作用 | 第45-46页 |
5 健全轮岗交流机制 | 第46页 |
6 推进组织文化建设 | 第46页 |
7 注重自身能力建设 | 第46-47页 |
8 建立规范奖惩机制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