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4页 |
1.1 草甘膦概述 | 第12-15页 |
1.2 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 | 第15-17页 |
1.2.1 Epsps概况 | 第15页 |
1.2.2 培育抗除草剂转Epsps基因作物策略 | 第15-17页 |
1.3 植物启动子分类以及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上的应用 | 第17-23页 |
1.3.1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及应用 | 第17-19页 |
1.3.2 目前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中应用的启动子以及遇到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3 应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是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育种的一个趋势 | 第20-21页 |
1.3.4 茎尖特异性启动子Lfy及其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转OsEpspsM基因水稻抗性和农艺性状 | 第24-29页 |
2.1 材料 | 第24页 |
2.2 方法 | 第24-25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3.1 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产量 | 第25页 |
2.3.2 草甘膦对水稻茎尖发育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拟南芥茎尖特异性启动子Lfy的克隆和验证 | 第29-44页 |
3.1 材料 | 第29-30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3.1.2 菌株材料 | 第29页 |
3.1.3 试剂 | 第29-30页 |
3.2 方法 | 第30-33页 |
3.2.1 Lfy启动子克隆 | 第30页 |
3.2.2 载体构建 | 第30-31页 |
3.2.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检测 | 第31-33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3-43页 |
3.3.1 茎尖特异性启动子Lfy克隆 | 第33-34页 |
3.3.2 茎尖特异性启动子Lfy表达模式分析载体构建 | 第34页 |
3.3.3 不同启动子调控下EpspsM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4-35页 |
3.3.4 转基因水稻的获得及PCR检测 | 第35-36页 |
3.3.5 转pCLfyGUS基因水稻GUS的活性检测 | 第36-37页 |
3.3.6 转pCLfyGUS水稻gus基因相对定量检测 | 第37-38页 |
3.3.7 不同启动子控制下转基因水稻的田间抗性检测 | 第38-43页 |
3.4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水稻茎尖特异性启动子Rfl的克隆和验证 | 第44-52页 |
4.1 材料 | 第44-45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4.1.2 菌株材料 | 第44页 |
4.1.3 试剂 | 第44-45页 |
4.2 方法 | 第45-46页 |
4.2.1 启动子Rfl克隆 | 第45页 |
4.2.2 载体构建 | 第45页 |
4.2.3 转基因植株获得及检测 | 第45-46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3.1 特异性启动子Rfl克隆 | 第46-47页 |
4.3.2 植物表达载体pCRflGUS的构建 | 第47-48页 |
4.3.3 转基因水稻获得及检测 | 第48-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5.3 后续工作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1 | 第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附录3 | 第62-64页 |
附录4 | 第64页 |
附录5 | 第64-65页 |
附录6 | 第65-67页 |
附录7 | 第67-75页 |
附录8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