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有色金属矿开采论文

红透山27采场深部开采卸荷条件下采场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深部高应力卸荷岩体力学特性研究概述第13-17页
        1.3.1 深部高应力岩体的强度特征第13-15页
        1.3.2 深部岩体高应力卸荷条件下的破坏机理第15-17页
    1.4 深部高应力岩体的室内、外试验研究概述第17-21页
        1.4.1 室内实验研究概述第17-18页
        1.4.2 现场试验概述第18-21页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4页
        1.5.1 研究思路第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2章 RDM岩体力学模型第24-42页
    2.1 深部岩体的力学特性分析第24-26页
        2.1.1 深部岩体的变形性质第25页
        2.1.2 深部岩体的强度和破坏特征第25-26页
    2.2 RDM本构模型第26-33页
        2.2.1 岩体参数劣化机理第27-28页
        2.2.2 模型参数说明第28-30页
        2.2.3 RDM模型特性第30-33页
    2.3 RDM屈服准则第33-36页
        2.3.1 弹性试应力增量计算第33-34页
        2.3.2 屈服函数与屈服应力第34页
        2.3.3 应力修正与塑性应变第34-35页
        2.3.4 力学参数更新第35-36页
    2.4. 基于室内试验的RDM参数拟合第36-42页
第3章 红透山采场岩体破坏现状第42-48页
    3.1 红透山铜矿地压活动显现历史概况第42-44页
    3.2 红透山27采场破坏现状第44-48页
第4章 27第48-62页
    4.1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第49-59页
        4.1.1 现场位移监测结果第49-53页
        4.1.2 现场声波测试第53-55页
        4.1.3 现场钻孔摄像第55-58页
        4.1.4 现场声发射测试结果第58-59页
    4.2 27采场岩体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第59-62页
第5章 27采场采区围岩稳定性研究第62-72页
    5.1 矿区地应力场的初步判断第62-64页
    5.2 四层矿体开采后岩体稳定性研究第64-69页
    5.3 四层矿体开采后围岩稳定性预测分析第69-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首钢热轧水处理系统平衡的建立和自动控制
下一篇:SYY管理体系构建项目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