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页
    1.5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第19-26页
    2.1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9-23页
        2.1.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19-20页
        2.1.2 社会主义阵营“苏东剧变”的震荡第20-21页
        2.1.3 资本主义社会“和平演变”的威胁第21-22页
        2.1.4 改革开放初期党内和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出现第22-23页
    2.2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第23-25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第23页
        2.2.2 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第23-24页
        2.2.3 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6-40页
    3.1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第26-27页
        3.1.1 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第26页
        3.1.2 客观评价毛泽东及其毛泽东思想第26-27页
        3.1.3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27页
    3.2 科学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27-30页
        3.2.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27-28页
        3.2.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28-29页
        3.2.3 坚持改革开放第29-30页
    3.3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命题第30-31页
        3.3.1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第30页
        3.3.2 开辟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第30-31页
        3.3.3 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第31页
    3.4 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第31-34页
        3.4.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31-32页
        3.4.2 强化意识形态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第32-34页
    3.5 坚定理想信念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34-35页
        3.5.1 创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第34页
        3.5.2 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基本目标第34-35页
        3.5.3 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实现途径第35页
    3.6 意识形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引航第35-38页
        3.6.1 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科学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第36页
        3.6.2 发展战略贯彻意识形态务实、人本、开放理念第36-38页
    3.7 确立“三个有利于”为评判是非得失标准第38-39页
        3.7.1 提出“三个有利于”为改革答疑解惑第38页
        3.7.2 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三个有利于”第38-39页
    3.8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第40-48页
    4.1 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第40-41页
        4.1.1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第40-41页
        4.1.2 树立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根本立场第41页
    4.2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第41-43页
        4.2.1 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41-42页
        4.2.2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第42-43页
    4.3 时代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第43-45页
        4.3.1 意识形态建设主题由“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变第44页
        4.3.2 创新彰显解放思想魅力所在第44-45页
    4.4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协调第45-47页
        4.4.1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第45-46页
        4.4.2 灵活务实地解决问题矛盾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意义第48-57页
    5.1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8-50页
        5.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第48-49页
        5.1.2 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第49-50页
    5.2 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意义第50-55页
        5.2.1 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51-52页
        5.2.2 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第52-53页
        5.2.3 打牢意识形态建设的群众基础第53-54页
        5.2.4 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第54-55页
        5.2.5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权第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研究(1915-1919)
下一篇: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