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造纸过程中的脱胶方法 | 第11-13页 |
·化学脱胶法 | 第11-12页 |
·微生物脱胶法 | 第12-13页 |
·天然水沤麻微生物脱胶法 | 第12-13页 |
·人工接种微生物脱胶法 | 第13页 |
·微生物脱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思路和设计 | 第14-15页 |
·果胶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紫外诱变试验 | 第14页 |
·高效降解果胶菌株的最适生长及降解果胶条件试验 | 第14-15页 |
·果胶降解菌生物脱胶应用试验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果胶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第16-22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菌种来源 | 第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17页 |
·试验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起始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第17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17页 |
·培养条件与方式 | 第17-18页 |
·果胶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吸收波长测定 | 第18页 |
·葡萄糖含量标准曲线制作 | 第18-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果胶降解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 | 第22-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菌株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菌株1的16S rDNA鉴定方法 | 第23-24页 |
·菌株1培养及其生长情况测定 | 第23页 |
·菌株1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3页 |
·菌株1基因组DNA的纯度鉴定 | 第23页 |
·16S rDNA目标片段的PCR扩增 | 第23-24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23-24页 |
·PCR反应条件 | 第24页 |
·16S rDNA片段序列测定 | 第24页 |
·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菌的种属和系统进化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菌株1的生长曲线 | 第24-25页 |
·菌株1提取的基因组DNA检测 | 第25页 |
·菌株1的16S rDNA序列比对 | 第25-27页 |
·菌株1的16S rDNA PCR扩增 | 第25页 |
·菌株1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种属鉴定 | 第25-27页 |
·菌株1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果胶降解菌的紫外诱变筛选 | 第30-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紫外诱变的步骤 | 第30页 |
·紫外诱变方法 | 第30-31页 |
·诱变菌株的初筛 | 第31页 |
·诱变菌株的复筛 | 第31页 |
·细菌生长量的测定 | 第31页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紫外诱变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紫外诱变杀菌曲线的测定 | 第32页 |
·正突变优势菌株的筛选 | 第32-33页 |
·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33-34页 |
·诱变菌M2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菌株M2有效降解果胶的最佳条件研究 | 第36-44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细菌生长量的测定 | 第37页 |
·果胶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温度对菌株降解果胶的影响 | 第37-38页 |
·通气量(振荡速率)对菌株降解果胶的影响 | 第38-39页 |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果胶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太阳光照对菌株M2降解果胶的影响 | 第40-41页 |
·葡萄糖浓度对菌株M2降解果胶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六章 菌株M2的生物脱胶应用研究 | 第44-4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测定 | 第44页 |
·构树树皮软化脱离 | 第44页 |
·构树树皮漂白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制浆条件 | 第45-46页 |
·高碱性下脱除构树树皮作用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48-52页 |
·紫外诱变的机理 | 第48-52页 |
·紫外诱变的具体方法 | 第48-49页 |
·果胶降解的分子机理 | 第49-50页 |
·果胶生物降解的初步探讨 | 第50-52页 |
·酶法脱胶制浆 | 第50-51页 |
·发酵浸渍法脱胶制浆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创新之处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