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PHM模型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状态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 第16-24页 |
2.1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 第16页 |
2.2 滚动轴承失效的基本形式 | 第16-19页 |
2.3 滚动轴承振动分析基础 | 第19-21页 |
2.3.1 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 第19页 |
2.3.2 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和固有频率 | 第19-21页 |
2.4 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第21-23页 |
2.4.1 时域特征提取方法 | 第21-22页 |
2.4.2 频域特征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 第24-36页 |
3.1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 | 第24-28页 |
3.1.1 故障率和故障率曲线 | 第24-25页 |
3.1.2 可靠度函数和平均寿命 | 第25-27页 |
3.1.3 可靠性指标之间的相互转化 | 第27-28页 |
3.2 比例故障率模型 | 第28-29页 |
3.3 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 | 第29-33页 |
3.3.1 威布尔分布 | 第29-31页 |
3.3.2 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及其建模 | 第31-33页 |
3.4 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基于WPHM模型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 第36-52页 |
4.1 基于灰色模型的滚动轴承衰退特征预测 | 第36-43页 |
4.1.1 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及应用 | 第36页 |
4.1.2 GM(1,1)预测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36-41页 |
4.1.3 滚动轴承衰退特征的灰色预测 | 第41-43页 |
4.2 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 第43-45页 |
4.2.1 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研究思路 | 第43-44页 |
4.2.2 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的总体流程 | 第44-45页 |
4.3 滚动轴承寿命预测试验验证 | 第45-51页 |
4.3.1 试验装置 | 第45-47页 |
4.3.2 数据收集 | 第47-48页 |
4.3.3 参数估计 | 第48-49页 |
4.3.4 滚动轴承寿命预测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基于WPHM模型的视情维修决策研究 | 第52-64页 |
5.1 视情维修 | 第52-55页 |
5.1.1 视情维修的含义 | 第52-53页 |
5.1.2 视情维修中的状态参数 | 第53-54页 |
5.1.3 视情维修优化决策建模 | 第54-55页 |
5.2 维修决策目标 | 第55-56页 |
5.2.1 最大可用度目标 | 第55-56页 |
5.2.2 费用最优目标 | 第56页 |
5.3 基于WPHM模型的视情维修决策 | 第56-63页 |
5.3.1 确定维修决策阈值 | 第56-58页 |
5.3.2 维修决策模型及过程 | 第58-60页 |
5.3.3 实例应用 | 第60-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