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5-22页 |
2.1 多连接实时流媒体 | 第15-16页 |
2.2 会话初始协议SIP | 第16页 |
2.3 开源SIP协议栈 | 第16-17页 |
2.4 会话描述协议SDP | 第17页 |
2.5 实时传输协议RTP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 第17-21页 |
2.6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支持多连接的软终端需求分析 | 第22-27页 |
3.1 多连接实时监测功能需求 | 第22页 |
3.2 多连接协商与建立功能需求 | 第22-23页 |
3.3 多连接会话管理功能需求 | 第23页 |
3.4 信令功能需求 | 第23-25页 |
3.5 QoS质量评估功能需求 | 第25页 |
3.6 流量调度分配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3.7 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支持多连接的软终端总体设计 | 第27-36页 |
4.1 全局管理模块 | 第27页 |
4.2 多连接信令控制单元 | 第27-29页 |
4.3 多连接媒体传输单元 | 第29-30页 |
4.4 具休操作步骤 | 第30-36页 |
第五章 支持多连接的软终端设计与实现 | 第36-65页 |
5.1 全局管理模块 | 第36-40页 |
5.1.1 功能概述 | 第36-37页 |
5.1.2 算法与逻辑流程 | 第37页 |
5.1.3 接口 | 第37-40页 |
5.2 多连接实时监测模块 | 第40-43页 |
5.2.1 功能概述 | 第40页 |
5.2.2 输入、输出 | 第40-41页 |
5.2.3 设计方案 | 第41-42页 |
5.2.4 接口 | 第42-43页 |
5.3 多连接协商与建立模块 | 第43-52页 |
5.3.1 功能概述 | 第43-44页 |
5.3.2 设计方案 | 第44-49页 |
5.3.3 接口 | 第49-52页 |
5.4 多连接会话管理模块 | 第52-58页 |
5.4.1 功能概述 | 第52页 |
5.4.2 设计方案 | 第52-56页 |
5.4.3 接口 | 第56-58页 |
5.5 QoS质量评估 | 第58-60页 |
5.5.1 功能概述 | 第58页 |
5.5.2 设计方案 | 第58-59页 |
5.5.3 接口 | 第59-60页 |
5.6 流量调度分配模块 | 第60-65页 |
5.6.1 功能概述 | 第60页 |
5.6.2 设计方案 | 第60-62页 |
5.6.3 接口 | 第62-65页 |
第六章 测试与验证 | 第65-71页 |
6.1 功能测试 | 第65-7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缩略语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