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网络流量分析方法综述 | 第12-15页 |
2.1 网络流量识别方法 | 第12-14页 |
2.2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基于流统计特征的网络流量分类 | 第15-50页 |
3.1 TACS简介 | 第15-20页 |
3.1.1 报文解析及特征统计模块 | 第15-17页 |
3.1.2 流汇聚模块 | 第17-18页 |
3.1.3 DFI分类模块 | 第18-20页 |
3.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流量分类 | 第20-35页 |
3.2.1 实验数据成分分析 | 第20-23页 |
3.2.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P2P下载业务流量识别 | 第23-35页 |
3.3 分类器评价标准 | 第35-41页 |
3.3.1 基于准确率的评估标准 | 第36-37页 |
3.3.2 ROC/AUC | 第37-41页 |
3.4 基于ROC/AUC的分类器评价标准改进 | 第41-50页 |
3.4.1 基于ROC/AUC的改进 | 第41-43页 |
3.4.2 基于改进标准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第四章 海量流量数据分析 | 第50-65页 |
4.1 海量数据Hadoop简介 | 第50页 |
4.2 LogAnalyser简介 | 第50-54页 |
4.2.1 系统架构 | 第51-52页 |
4.2.2 LogFileFormat模块 | 第52-53页 |
4.2.3 OutputFileFormat模块 | 第53-54页 |
4.3 LTS链路流量统计系统 | 第54-65页 |
4.3.1 LTS简介 | 第54-55页 |
4.3.2 工作模式 | 第55页 |
4.3.3 模块框架 | 第55-56页 |
4.3.4 数据获取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4.3.5 数据缺失和零流量统计模块的设计 | 第59-60页 |
4.3.6 异常流量统计模块 | 第60-62页 |
4.3.7 自定义的InputFormat部件 | 第62-65页 |
第五章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 | 第65-73页 |
5.1 固定互联网网络流量分析 | 第65-69页 |
5.1.1 成分分析 | 第65-67页 |
5.1.2 平均对端数 | 第67-69页 |
5.2 移动互联网网络流量分析 | 第69-73页 |
5.2.1 成分分析 | 第69-72页 |
5.2.2 峰值在线用户数统计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