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引言 | 第13-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7-20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带后缘小翼的旋翼气弹动力学模型 | 第22-29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坐标系定义 | 第22-25页 |
2.3 旋翼动力学方程 | 第25-27页 |
2.3.1 桨叶动能 | 第25-26页 |
2.3.2 桨叶应变能 | 第26页 |
2.3.3 外载荷做功 | 第26-27页 |
2.3.4 动力学方程 | 第27页 |
2.4 模型验证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双后缘小翼控制规律优化方法 | 第29-39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0-32页 |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公式 | 第31-32页 |
3.2.2 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 | 第32页 |
3.3 差分进化算法 | 第32-34页 |
3.3.1 差分进化算法流程 | 第33-34页 |
3.3.2 差分进化算法控制参数 | 第34页 |
3.4 PSO与DE的验证和比较 | 第34-37页 |
3.4.1 单极值函数测试 | 第35-36页 |
3.4.2 多极值函数测试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双后缘小翼振动控制仿真与控制规律优化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旋翼系统和后缘小翼的基本参数 | 第39-40页 |
4.3 小翼运动对振动载荷的影响 | 第40-44页 |
4.3.1 内侧小翼扫相分析 | 第40-42页 |
4.3.2 外侧小翼扫相分析 | 第42-44页 |
4.3.3 内、外侧小翼扫相结果分析 | 第44页 |
4.4 后缘小翼控制规律优化 | 第44-49页 |
4.4.1 目标函数设定 | 第44页 |
4.4.2 差分进化算法参数设定 | 第44-45页 |
4.4.3 后缘小翼控制输入优化流程 | 第45-46页 |
4.4.4 前进比 0.14情况下小翼控制规律优化 | 第46-48页 |
4.4.5 前进比 0.05情况下小翼控制规律优化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51-52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2页 |
5.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