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券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外信用风险理论 | 第11-12页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券及其信用风险概述 | 第16-27页 |
2.1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发展现状 | 第16-25页 |
2.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2.1.2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现状 | 第21-25页 |
2.2 信用风险概述 | 第25页 |
2.3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差异 | 第25-27页 |
3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2页 |
3.1 宏观经济因素 | 第27-28页 |
3.1.1 经济周期 | 第27页 |
3.1.2 通货膨胀率 | 第27-28页 |
3.1.3 货币供应量 | 第28页 |
3.1.4 利率 | 第28页 |
3.2 地方政府财政因素 | 第28-30页 |
3.2.1 财政收入 | 第28-29页 |
3.2.2 财政支出 | 第29页 |
3.2.3 地方政府债务 | 第29-30页 |
3.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因素 | 第30-31页 |
3.3.1 企业的运营能力分析 | 第30页 |
3.3.2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30-31页 |
3.4 债券自身因素 | 第31-32页 |
4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4.1 模型设计 | 第32页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2-35页 |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2-33页 |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3-34页 |
4.2.3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4.3 实证过程 | 第35-44页 |
4.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4.3.2 变量的因子分析 | 第36-42页 |
4.3.3 多元回归模型 | 第42-44页 |
4.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