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5页
缩略词表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 油菜概述第9页
    2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第9-12页
        2.1 植物抗寒性形态特征研究第10页
        2.2 植物抗寒性与生理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第10-11页
        2.3 植物抗寒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3 油菜配合力的研究进展第12页
    4 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4.1 杂种优势的概述第12-13页
        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第13-14页
    5 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第14页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6.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第16-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1.1 试验材料第16-17页
        1.2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1.3 试验设计第17页
        1.4 试验方法第17-18页
        1.5 统计方法第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5页
        2.1 冬油菜7个生理生化性状均值与杂种优势分析第18-21页
        2.2 冬油菜在低温胁迫下与抗寒相关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第21-22页
        2.3 亲本及F_1与抗寒相关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第22-23页
        2.4 生理生化性状与越冬率的遗传参数估算第23-25页
    3 讨论第25页
    4 结论第25-26页
第三章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第26-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1.1 试验材料第26-27页
        1.2 试验设计及试验点气候因素第27页
        1.3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7-28页
        1.4 统计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1 亲本及F_1抗寒相关性状的平均表现第28-29页
        2.2 越冬率与生理生化和光合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2.3 越冬率与各抗寒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第30页
        2.4 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第30-31页
        2.5 亲本抗寒相关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分析第31-32页
        2.6 杂交组合抗寒相关性状的显性遗传效应分析第32-33页
        2.7 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分析第33页
        2.8 抗寒相关性状的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分析第33-35页
    3 讨论第35-36页
    4 结论第36-37页
第四章 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分析第37-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1.1 试验材料第37页
        1.2 试验设计第37页
        1.3 试验方法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2.1 亲本及F_1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第38-40页
        2.2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0页
        2.3 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第40-41页
        2.4 配合力分析第41-44页
        2.5 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第44页
    3 讨论第44-45页
        3.1 白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第44-45页
        3.2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油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第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第五章 F_1抗寒性状表现的SSR标记分析第46-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0页
        1.1 试验材料第46页
        1.2 越冬率调查第46页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6-47页
        1.4 引物筛选第47-49页
        1.5 分子标记数据统计分析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2.1 SSR标记分析第50-51页
        2.2 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第51-52页
        2.3 亲本间遗传距离第52页
        2.4 遗传距离与F_1抗寒性状、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关系第52-53页
        2.5 遗传距离与F_1抗寒性状、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回归分析第53-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3.1 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的相互关系第55页
        3.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互关系第55-56页
        3.3 遗传距离与F_1抗寒性状的关系第56页
    4 结论第56-57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导师简介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流行手风琴艺术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