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4-1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1-2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1.2.1 策略冲突的检测与消除 | 第24-26页 |
1.2.2 策略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26-27页 |
1.2.3 策略分解 | 第27-28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8-30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第33-51页 |
2.1 SOA及其相关技术 | 第33-37页 |
2.1.1 SOA的概念 | 第33页 |
2.1.2 SOA的基本组成元素 | 第33-34页 |
2.1.3 SOA组件的协作 | 第34-35页 |
2.1.4 UDDI | 第35页 |
2.1.5 WSDL | 第35-36页 |
2.1.6 SOAP | 第36页 |
2.1.7 SOA的优势 | 第36-37页 |
2.2 访问控制模型 | 第37-41页 |
2.2.1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 | 第38页 |
2.2.2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 | 第38页 |
2.2.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38-39页 |
2.2.4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39页 |
2.2.5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39-40页 |
2.2.6 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40页 |
2.2.7 基于服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40页 |
2.2.8 使用控制模型 | 第40页 |
2.2.9 访问控制模型的比较 | 第40-41页 |
2.3 XACML语言 | 第41-49页 |
2.3.1 XACML简介 | 第41-42页 |
2.3.2 XACML的组成结构 | 第42-45页 |
2.3.3 策略/规则组合算法 | 第45-46页 |
2.3.4 XACML访问控制模型 | 第46-48页 |
2.3.5 相关定义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策略冲突的检测与消除 | 第51-81页 |
3.1 策略冲突的分类 | 第51-52页 |
3.2“形式冲突”的检测与消除引擎 | 第52-53页 |
3.3 资源索引树 | 第53-56页 |
3.4“形式冲突”的检测与消除 | 第56-72页 |
3.4.1“同资源冲突”的检测与消除 | 第57-60页 |
3.4.2“从属资源冲突”的检测与消除 | 第60-68页 |
3.4.3 综合实例 | 第68-72页 |
3.5“形式冲突”的检测与消除算法 | 第72-78页 |
3.5.1“资源索引树”初始化算法 | 第73页 |
3.5.2“同资源冲突”的检测算法 | 第73-74页 |
3.5.3“从属资源冲突”的检测算法 | 第74页 |
3.5.4“形式冲突”的消除算法 | 第74-76页 |
3.5.5 添加规则到“资源索引树”算法 | 第76-77页 |
3.5.6 回溯检测与消除冲突算法 | 第77页 |
3.5.7 策略间冲突的检测与消除算法 | 第77-78页 |
3.6 相关工作比较 | 第78-7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策略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81-127页 |
4.1 策略冗余的分类 | 第81-82页 |
4.2 策略冗余的检测与消除引擎 | 第82-83页 |
4.3 资源砖墙 | 第83-85页 |
4.4“形式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85-102页 |
4.4.1“同资源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86-90页 |
4.4.2“从属资源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90-99页 |
4.4.3 综合实例 | 第99-102页 |
4.5“与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的检测与消除 | 第102-118页 |
4.5.1 与Deny-Overrides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 | 第103-106页 |
4.5.2 与Permit-Overrides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 | 第106-109页 |
4.5.3 与First-Applicable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 | 第109-112页 |
4.5.4 综合实例 | 第112-118页 |
4.6 策略冗余的检测与消除算法 | 第118-125页 |
4.6.1“资源砖墙”初始化算法 | 第119页 |
4.6.2“同资源冗余”的检测算法 | 第119-120页 |
4.6.3“从属资源冗余”的检测算法 | 第120页 |
4.6.4“形式冗余”的消除算法 | 第120-121页 |
4.6.5“与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的检测与消除算法 | 第121-122页 |
4.6.6 添加规则到“资源砖墙”算法 | 第122-123页 |
4.6.7 回溯检测与消除冗余算法 | 第123-124页 |
4.6.8 策略间冗余的检测与消除算法 | 第124-125页 |
4.7 相关工作比较 | 第12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基于策略分解的策略决策点高效评估方法 | 第127-137页 |
5.1 分布式策略评估引擎 | 第127-128页 |
5.2 策略分解 | 第128-130页 |
5.2.1 分解标准 | 第128页 |
5.2.2 优化模型 | 第128-129页 |
5.2.3 特定性质 | 第129-130页 |
5.3 策略分解问题的相关算法 | 第130-136页 |
5.4 相关工作比较 | 第13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7-161页 |
6.1 实验环境 | 第137-138页 |
6.2 实验所用策略 | 第138页 |
6.3 策略冲突的检测与消除实验 | 第138-142页 |
6.3.1 消除“形式冲突”前后XDPCE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38-139页 |
6.3.2 消除“形式冲突”后XDPCE和Sun PDP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39-142页 |
6.4 策略冗余的检测与消除实验 | 第142-150页 |
6.4.1 消除“形式冗余”前后XDPRE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2-143页 |
6.4.2 消除“形式冗余”后XDPRE和Sun PDP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3-146页 |
6.4.3 消除“与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前后XDPRE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6-147页 |
6.4.4 消除“与组合算法相关的冗余”后XDPRE和Sun PDP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7-148页 |
6.4.5 消除所有冗余前后XDPRE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8-149页 |
6.4.6 消除所有冗余后XDPRE和Sun PDP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49-150页 |
6.5 策略分解实验 | 第150-156页 |
6.5.1 最佳线程数的确定 | 第150-152页 |
6.5.2 XDPEE和Sun PDP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52-155页 |
6.5.3 含有不同策略决策点数目的XDPEE的评估性能对比 | 第155-156页 |
6.6 综合实验 | 第156-15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1-165页 |
7.1 总结 | 第161-163页 |
7.2 展望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9页 |
致谢 | 第179-181页 |
作者简介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