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研究
内容提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二、 研究史回顾 | 第11-12页 |
三、 主要资料 | 第12-14页 |
四、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时代背景 | 第15-56页 |
第一节 绍兴师爷 | 第15-26页 |
一、 清代幕业的产生 | 第15-17页 |
二、 清代幕业的特点 | 第17-21页 |
三、 绍兴师爷的兴盛 | 第21-26页 |
第二节 政治风气 | 第26-35页 |
一、 吏治兴衰 | 第26-28页 |
二、 督抚升降 | 第28-33页 |
三、 幕风变迁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学术环境 | 第35-56页 |
一、 考据学风 | 第35页 |
二、 师友交游 | 第35-37页 |
三、 师友考略 | 第37-56页 |
第二章 生平事迹 | 第56-112页 |
第一节 家世出身 | 第56-60页 |
一、 萧山民风 | 第56-57页 |
二、 少年时代 | 第57-60页 |
第二节 佐治生涯 | 第60-70页 |
一、 以幕养学 | 第60-62页 |
二、 幕途经历 | 第62-64页 |
三、 幕业成就 | 第64-70页 |
第三节 湖南为官 | 第70-86页 |
一、 谒选入官 | 第70-73页 |
二、 政绩斐然 | 第73-81页 |
(一) 治安 | 第73-75页 |
(二) 理讼 | 第75-76页 |
(三) 催科 | 第76-78页 |
(四) 兴革 | 第78-79页 |
(五) 教化 | 第79-81页 |
三、 被劾罢官 | 第81-86页 |
第四节 归里家居 | 第86-93页 |
一、 谨身存范 | 第86-89页 |
二、 著述课子 | 第89-93页 |
第五节 学术活动 | 第93-112页 |
一、 治学经历 | 第93-94页 |
二、 学术思想 | 第94-99页 |
(一) 经世致用 | 第94-97页 |
(二) 实事求是 | 第97-99页 |
三、 著述宏富 | 第99-112页 |
(一) 政书著作 | 第99-101页 |
(二) 史学著作 | 第101-105页 |
(三) 人物传记 | 第105-109页 |
(四) 诗文笔记 | 第109-112页 |
第三章 幕学思想 | 第112-127页 |
一、 入幕宜慎 | 第113-116页 |
二、 律己立品 | 第116-117页 |
三、 尽心事主 | 第117-122页 |
四、 保民便民 | 第122-127页 |
第四章 吏治思想 | 第127-146页 |
一、 清廉自律 | 第127-130页 |
二、 以民为本 | 第130-137页 |
(一) 亲民恤民 | 第131-133页 |
(二) 爱惜民力 | 第133-135页 |
(三) 惩恶去弊 | 第135-136页 |
(四) 教化导民 | 第136-137页 |
三、 事上接下 | 第137-141页 |
四、 谨身勤政 | 第141-146页 |
(一) 志趣宜正 | 第141-143页 |
(二) 习练公事 | 第143-144页 |
(三) 称职在勤 | 第144-146页 |
第五章 法律思想 | 第146-162页 |
一、 调处息讼 | 第146-147页 |
二、 爱民省事 | 第147-153页 |
(一) 防株累 | 第147-149页 |
(二) 慎求实 | 第149-151页 |
(三) 矜两造 | 第151-153页 |
三、 法贵准情 | 第153-162页 |
第六章 学术成就 | 第162-206页 |
第一节 《元史本证》 | 第163-182页 |
一、 《元史本证》的成书 | 第164-168页 |
二、 《元史本证》的体例 | 第168-170页 |
三、 《元史本证》的主要内容 | 第170-178页 |
(一) 证误 | 第170-175页 |
(二) 证遗 | 第175-177页 |
(三) 证名 | 第177-178页 |
四、 《元史本证》评价 | 第178-182页 |
第二节 正史姓名工具书 | 第182-195页 |
一、 《史姓韵编》 | 第183-190页 |
(一) 编次有序,便于检索 | 第184-186页 |
(二) 注释内容丰富 | 第186-188页 |
(三) 不足之处 | 第188-189页 |
(四) 历代评价 | 第189-190页 |
二、 《九史同姓名略》 | 第190-191页 |
三、 《三史同名录》 | 第191-195页 |
第三节 其他成就 | 第195-206页 |
一、 《病榻梦痕录》与《梦痕录余》 | 第195-199页 |
二、 《双节堂庸训》 | 第199-202页 |
三、 文学 | 第202-203页 |
四、 文献学 | 第203-206页 |
第七章 人生哲理 | 第206-217页 |
一、 天道宿命 | 第206-209页 |
二、 因果报应 | 第209-212页 |
三、 守身律己 | 第212-217页 |
结束语 | 第217-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231页 |
汪辉祖著作版本 | 第231-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