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降钙素原简介 | 第7-8页 |
1.1.1 降钙素原的基本特征 | 第7-8页 |
1.1.2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 | 第8页 |
1.2 免疫学概述 | 第8-11页 |
1.2.1 抗原和抗体 | 第8-11页 |
1.2.2 免疫学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 第11页 |
1.3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 第11-16页 |
1.3.1 免疫层析技术 | 第11-12页 |
1.3.2 量子点概述 | 第12-16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降钙素原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第17-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21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2.1.2 主要药品 | 第17-18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18-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2.2.1 PC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2 PC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2-25页 |
2.2.3 PCT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 第25-27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7-30页 |
2.3.1 PCT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2 兔血清多抗效价的测定及浓度测定 | 第28页 |
2.3.3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 | 第28页 |
2.3.4 细胞融合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结果 | 第28页 |
2.3.5 单抗特性鉴定结果 | 第28-30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PCT荧光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 | 第32-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32页 |
3.1.2 试纸条材料 | 第32-33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1.4 主要试剂与溶液 | 第33-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2.1 PCT多抗与量子点的连接 | 第34-35页 |
3.2.2 量子点荧光免疫试纸条的制备 | 第35页 |
3.2.3 PCT荧光试纸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3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7-45页 |
3.3.1 活化剂的最佳加入量 | 第37页 |
3.3.2 抗体和量子点最佳偶联时间 | 第37-38页 |
3.3.3 透射电镜下观察抗体和量子点的偶联产物 | 第38-39页 |
3.3.4 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第39页 |
3.3.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6 灵敏度的测定 | 第41页 |
3.3.7 特异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3.3.8 回收率的测定 | 第42页 |
3.3.9 精密度检测 | 第42-44页 |
3.3.10 稳定性检测 | 第44-45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PCT荧光免疫层析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47-5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4.1.1 实验药品 | 第47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48-49页 |
4.2.1 应用荧光免疫层析实验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 第48页 |
4.2.2 应用购买的ELISA试剂盒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 第48-49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4.3.1 荧光免疫层析方法检测血清样本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3.2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的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