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3页 |
| 1.5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5.2 本篇论文对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第2章 大数据与商标监管的概念 | 第16-26页 |
| 2.1 大数据的概念内涵 | 第16-18页 |
| 2.1.1 大数据的概念 | 第16-17页 |
| 2.1.2 大数据的形成因素 | 第17-18页 |
| 2.2 大数据的特点作用 | 第18-20页 |
| 2.2.1 大数据的特点 | 第18-19页 |
| 2.2.2 大数据的作用 | 第19-20页 |
| 2.3 商标监管的方式 | 第20-22页 |
| 2.3.1 商标监管的概念 | 第20页 |
| 2.3.2 商标监管的作用 | 第20-22页 |
| 2.4 商标监管数据形成过程 | 第22-26页 |
| 2.4.1 商标注册数据的基础作用 | 第22-24页 |
| 2.4.2 商标监管数据库的形成 | 第24-26页 |
| 第3章 大数据时代保定市商标监管概况 | 第26-30页 |
| 3.1 保定市商标监管史 | 第26-27页 |
| 3.2 商标注册与管理工作日益加强 | 第27页 |
| 3.3 商标监管执法水平日益提升 | 第27-30页 |
| 第4章 保定市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0-34页 |
| 4.1 保定市信息化建设过程 | 第30-31页 |
| 4.2 保定市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存在的不足 | 第31-32页 |
| 4.2.1 企业缺乏法律意识 | 第31页 |
| 4.2.2 基层监管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性 | 第31-32页 |
| 4.2.3 商标监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够 | 第32页 |
| 4.3 保定市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2页 |
| 4.4“河北经济户籍系统”运用状况 | 第32-34页 |
| 第5章 大数据时代保定市加强商标监管的对策 | 第34-43页 |
| 5.1 加强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理念建设 | 第34-37页 |
| 5.1.1 确立先进的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的指导思想 | 第34-36页 |
| 5.1.2 树立先进的运用大数据进行商标监管的服务理念 | 第36-37页 |
| 5.2 建立有效运用大数据强化商标监管的对策 | 第37-40页 |
| 5.2.1 提高商标监管人员整体素质 | 第37-38页 |
| 5.2.2 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健全和完善商标数据库建设 | 第38页 |
| 5.2.3 依托软件巡查提示,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 第38-39页 |
| 5.2.4 关联企业商标信息,全面掌握商标动态 | 第39页 |
| 5.2.5 注重商标培育,建立智能化商标培育数据库 | 第39-40页 |
| 5.3 完善商标监管的数据质量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 5.3.1 完善商标监管业务应用平台 | 第40-41页 |
| 5.3.2 建立商标监管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1-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