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肌疾病论文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潜在生物标志物及调控靶点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前言第17-19页
第1章 芯片数据获取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19-4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1.1.1 芯片数据来源第19-22页
        1.1.2 芯片数据预处理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22页
        1.1.3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第22-24页
        1.1.4 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第24-25页
    1.2 分析结果第25-40页
        1.2.1 数据标准化第25页
        1.2.2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第25-27页
        1.2.3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第27-34页
        1.2.4 基因间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第34-35页
        1.2.5 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分析第35-40页
    1.3 小结第40-41页
第2章 急性心肌梗死差异共表达基因分析第41-61页
    2.1 分析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2.1.1 芯片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41页
        2.1.2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第41页
        2.1.3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第41-43页
        2.1.4 模块基因富集分析第43页
        2.1.5 筛选枢纽基因第43-44页
    2.2 分析结果第44-59页
        2.2.1 差异表达分析第44页
        2.2.2 差异共表达网络第44-47页
        2.2.3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第47-53页
        2.2.4 基因模块显著性第53-55页
        2.2.5 模块基因共表达网络第55-57页
        2.2.6 筛选枢纽基因第57-59页
    2.3 小结第59-61页
第3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枢纽基因的表达第61-69页
    3.1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61-62页
        3.1.1 研究对象第61页
        3.1.2 入选标准第61页
        3.1.3 排除标准第61-62页
    3.2 材料及试剂第62-63页
        3.2.1 试剂第62页
        3.2.2 材料第62页
        3.2.3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62-63页
    3.3 实验方法第63-65页
        3.3.1 样本收集及储存第63页
        3.3.2 Ficoll法分离PBMCs第63页
        3.3.3 提取PBMCs中RNA第63-64页
        3.3.4 RT-PCR第64-65页
    3.4 数据统计第65-66页
    3.5 实验结果第66-67页
        3.5.1 PT-PCR检测PBMCs中枢纽基因的表达第66-67页
        3.5.2 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第67页
    3.6 小结第67-69页
第4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TBX2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第69-83页
    4.1 试验和方法第69-71页
        4.1.1 研究对象第69页
        4.1.2 入选与排除标准第69页
        4.1.3 样本收集及储存第69页
        4.1.4 血清及PBMCs的获取第69-70页
        4.1.5 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 和IL4表达第70-71页
    4.2 信息收集第71页
    4.3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第71-72页
    4.4 样本量估计与数据统计方法第72-73页
    4.5 实验结果第73-80页
        4.5.1 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第73-74页
        4.5.2 外周血PBMCs TBX21 mRNA表达水平第74-75页
        4.5.3 外周血TBX21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分析第75-76页
        4.5.4 外周血TBX21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和血常规炎症细胞相关性分析第76-77页
        4.5.5 外周血TBX21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第77-78页
        4.5.6 外周血GATA-3、IFN-γ 和IL-4 mRNA表达水平第78-79页
        4.5.7 血清IFN-γ 和IL-4 表达变化第79-80页
    4.6 小结第80-83页
第5章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TBX21表达及TSA干预作用第83-101页
    5.1 实验材料第83-89页
        5.1.1 实验动物及分组处理第83-84页
        5.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第84-88页
        5.1.3 主要实验仪器第88-89页
    5.2 实验方法第89-93页
        5.2.1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第89页
        5.2.2 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第89-90页
        5.2.3 心肌组织HE染色第90页
        5.2.4 Western Blot检测第90-91页
        5.2.5 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测定第91页
        5.2.6 RT-PCR检测TBX21和GATA-3 mRNA水平第91-92页
        5.2.7 统计学分析第92-93页
    5.3 实验结果第93-98页
        5.3.1 结扎前后大鼠心电图的影响第93-94页
        5.3.2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第94页
        5.3.3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变化第94-95页
        5.3.4 心肌组织及PBMCs中TBX21和GATA-3mRNA水平第95-97页
        5.3.5 心肌组织中TBX21的蛋白水平第97页
        5.3.6 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第97-98页
    5.4 小结第98-101页
讨论第101-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文献综述第113-129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负性约束的自适应算法研究
下一篇:北疆棉区非棉田生境对捕食性天敌的保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