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金属切削液中的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7-17页 |
1.1 切削液概述 | 第7-8页 |
1.2 废切削水来源及危害 | 第8-9页 |
1.2.1 废水的来源 | 第8页 |
1.2.2 废切削水的危害 | 第8-9页 |
1.3 废切削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3.1 物理法 | 第9-10页 |
1.3.2 化学法 | 第10-14页 |
1.3.3 物理化学法 | 第14-15页 |
1.3.4 生化法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实验仪器与主要药品 | 第17-1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17-18页 |
2.2 实验废水 | 第18页 |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18-19页 |
2.3.1 破乳步骤 | 第18页 |
2.3.2 混凝步骤 | 第18页 |
2.3.3 Fenton试剂氧化实验 | 第18-19页 |
2.3.4 吸附实验 | 第19页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0-42页 |
3.1 实验一的结果与讨论 | 第20-31页 |
3.1.1 混凝实验 | 第20-26页 |
3.1.2 氧化实验 | 第26-30页 |
3.1.3 吸附实验 | 第30-31页 |
3.2 实验二的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3.2.1 破乳实验 | 第31页 |
3.2.2 混凝实验 | 第31-36页 |
3.2.3 氧化实验 | 第36-39页 |
3.2.4 吸附实验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机理分析 | 第42-47页 |
4.1 破乳机理 | 第42页 |
4.2 混凝机理 | 第42-44页 |
4.3 氧化原理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