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化学基础理论论文--煤的热解与转化论文

低阶煤低温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行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1 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现状第12-13页
        1.1.1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第12页
        1.1.2 中国煤炭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第12-13页
    1.2 低阶煤热解第13-19页
        1.2.1 煤热解概述第13-14页
        1.2.2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第14-17页
        1.2.3 低阶煤的热解工艺概述第17-19页
    1.3 煤的溶剂萃取第19-21页
        1.3.1 溶剂萃取概述第19页
        1.3.2 煤溶剂萃取的分类第19-21页
        1.3.3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概述第21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锡林浩特煤和红柳林煤的热解行为研究第23-42页
    2.1 实验原料第23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3-24页
        2.2.1 主要实验试剂第23页
        2.2.2 主要实验装置及仪器第23-24页
    2.3 实验部分第24-28页
        2.3.1 煤的格金干馏试验第24-25页
        2.3.2 煤的低温热解试验第25-28页
    2.4 分析与表征第28-30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2.5.1 锡林浩特煤和红柳林煤的基本性质第30-32页
        2.5.2 锡林浩特煤的低温热解性能研究第32-39页
        2.5.3 红柳林煤的低温热解性能研究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小分子化合物在红柳林煤低温热解中的作用研究第42-57页
    3.1 实验原料第42页
    3.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3.2.1 主要实验试剂第42页
        3.2.2 主要实验装置及仪器第42-43页
    3.3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3.1 红柳林煤的热溶试验第43-45页
        3.3.2 红柳林煤及其热溶残渣的热解试验第45-46页
        3.3.3 实验误差分析第46页
    3.4 分析与表征第46-47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5.1 不同温度下HL的热溶特性研究第47-49页
        3.5.2 不同热溶温度下残渣的热解特性第49页
        3.5.3 小分子化合物在HL热解过程中的作用第49-53页
        3.5.4 热溶小分子化合物及热溶残渣热解焦油的化学组成分析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热解析出行为研究第57-68页
    4.1 实验原料第57页
    4.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7-58页
        4.2.1 主要实验试剂第57页
        4.2.2 主要实验装置及仪器第57-58页
    4.3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3.1 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制取实验第58-59页
        4.3.2 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热解实验第59-60页
    4.4 分析与表征第60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4.5.1 沥青烯热解析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0-63页
        4.5.2 前沥青烯热解析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3-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一 GC/MS分析结果第77-101页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虚假广告侵权连带责任的承担
下一篇:古城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以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