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菅原道真送别诗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4页
    第一节 菅原道真送别诗及相关研究综述第7-12页
        一、中国古代送别诗研究第8-11页
            (一)溯源发生研究第8-9页
            (二)艺术风格和情感表现研究第9-10页
            (三)分类与个案研究第10-11页
        二、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送别研究第11-12页
            (一)日本送别和歌研究第11页
            (二)日本送别汉诗研究第11-12页
    第二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菅原道真之前的日本送别诗第14-23页
    第一节 《怀风藻》中的送别诗第14-17页
    第二节《凌云集》中的送别诗第17-20页
    第三节《文华秀丽集》中的送别诗第20-23页
第二章 菅原道真送别诗的情感内容第23-42页
    第一节 菅原道真送别诗的类型及产生背景第23-30页
        一、外交环境下生成的鸿胪赠答诗第23-26页
        二、官场交往中产生的宴会送别诗第26-30页
            (一)平安时代良好的创作氛围第26-27页
            (二) 宴会送别诗的产生背景第27-30页
        三、朋友送别时创作的私人送别诗第30页
    第二节 “多少交情见一言”:依依难舍的真情第30-33页
    第三节 “后纪难期同砚席”:后会难期的伤情第33-42页
第三章 菅原道真送别诗的艺术特征第42-55页
    第一节 民族特色的凸显第42-46页
        一、诗语的本土化第43-44页
        二、内容的“脱政治性”第44-46页
    第二节 多用虚字,平易畅达第46-49页
        一、逻辑鲜明,情感真挚第46-47页
        二、诗意显豁,抒情强烈第47-48页
        三、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第48-49页
    第三节 善用典故,辞近旨远第49-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Boc-α-氨基—芳基乙酮与肉桂醛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及对亚甲基苯醌类化合物与吲哚的1,6-共轭加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钴催化8-氨基喹啉C5位的全氟烷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