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1章 绪论第6-14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6-7页
    1.2 研究意义及主要目的第7-8页
        1.2.1 理论意义第7页
        1.2.2 现实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3 综述评述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2-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3 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2章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概述第14-24页
    2.1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内涵第14-16页
        2.1.1 养老服务属性第14-15页
        2.1.2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内涵及其特点第15-16页
    2.2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6-17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7页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17-18页
    2.3 国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经验借鉴第18-24页
        2.3.1 日本政府主导型的购买养老护理服务运行机制第18-20页
        2.3.2 澳大利亚政府负责型的购买照料服务运行机制第20-22页
        2.3.3 国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启示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概况第24-35页
    3.1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政策发展第24-27页
        3.1.1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萌芽阶段(改革开放至2005年)第24-25页
        3.1.2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探索阶段(2006年至2010年)第25-26页
        3.1.3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至今)第26-27页
    3.2 地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实践第27-31页
        3.2.1 依附型非竞争购买机制——北京宣武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第27-29页
        3.2.2 独立性非竞争购买机制——南京鼓楼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第29-31页
    3.3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3.1 政府购买力度不足、受益者覆盖面较低第31-32页
        3.3.2 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乏竞争性第32页
        3.3.3 购买养老服务的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3.4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33-35页
        3.4.1 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第33-34页
        3.4.2 社会组织、受益者层面的原因分析第34-35页
第4章 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第35-49页
    4.1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资金筹集第35-37页
        4.1.1 购买养老服务的专项预算资金第35-36页
        4.1.2 补充型的福彩公益金第36-37页
    4.2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中的承接主体选择第37-39页
        4.2.1 确定承接养老服务的主体范围及准入标准第37-39页
        4.2.2 竞争性的承接主体选择方式第39页
    4.3 养老服务受益者条件及项目设定、费用支付第39-43页
        4.3.1 公平合理地设置受益者条件第39-41页
        4.3.2 加快多元化养老服务项目的设定第41-42页
        4.3.3 养老服务费用支付第42-43页
    4.4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的评估与监督第43-45页
        4.4.1 科学全面的养老服务评估第43-44页
        4.4.2 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第44-45页
    4.5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第45-49页
        4.5.1 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第45-46页
        4.5.2 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应用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市场质量和安全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混合数据的非参数模型设定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