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图表清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宏观背景分析 | 第14页 |
·经济状况 | 第14页 |
·技术力量 | 第14-15页 |
·文化氛围 | 第15页 |
·居住模式 | 第15页 |
·政策制度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18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研究范畴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页 |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21-3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国内“空中院落”的追溯 | 第23-24页 |
·中国民居院落空间研究 | 第24-31页 |
·中国院落式民居的形成过程与原因 | 第24-25页 |
·中国民居院落精神特点 | 第25-26页 |
·中国民居院落的几种形式 | 第26-29页 |
·中国民居院落空间特征 | 第29-31页 |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31-35页 |
·人体工程学 | 第31-33页 |
·空间句法理论 | 第33页 |
·环境心理学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空中院落设计研究 | 第37-83页 |
·空中院落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 第37-38页 |
·空中院落的设计研究 | 第38-70页 |
·公共空中院落的设计研究 | 第38-41页 |
·半公共空中院落的设计研究 | 第41-42页 |
·私人空中院落的设计研究 | 第42-58页 |
·空中院落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 | 第58-64页 |
·“空中院落”对地域性民居的重新诠释 | 第64-70页 |
·空中院落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 第70-79页 |
·自然影响因素研究 | 第70-71页 |
·安全性及后期物业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1-72页 |
·建造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2-73页 |
·国家规范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3-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页 |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第四章 空中院落使用调查研究 | 第83-96页 |
·公共及半公共空中院落实地调研 | 第83-88页 |
·关于公共空中庭院的调查研究 | 第83-87页 |
·关于半公共空中庭院的调查研究 | 第87-88页 |
·私人空中院落的入户调研 | 第88-94页 |
·关于入户花园的调查研究 | 第88-92页 |
·关于户内庭院的调查研究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
第五章 肇庆城东新区97 区商住小区项目“空中院落”设计实例运用研究 | 第96-99页 |
·项目背景 | 第96页 |
·项目设计要求 | 第96-97页 |
·空中院落在此项目中的运用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空中院落设计未来展望 | 第99-104页 |
·由私有走向共有 | 第99页 |
·由“偷面积”的一种手段走向理性 | 第99页 |
·由简单的花草种植走向生态技术多样化 | 第99-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附录 | 第109-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件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