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25型蓝舌病病毒VP7和VP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0页
    1.1 蓝舌病病毒概述第12-15页
        1.1.1 蓝舌病病毒的病原特征及分类地位第12页
        1.1.2 蓝舌病病毒基因组结构第12-13页
        1.1.3 蓝舌病病毒编码的蛋白第13页
        1.1.4 蓝舌病流行病学特征第13-14页
        1.1.5 蓝舌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第14页
        1.1.6 蓝舌病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蓝舌病病毒的诊断方法第15-17页
        1.2.1 BTV血清学检测方法第15-16页
        1.2.2 BT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16-17页
    1.3 蓝舌病病毒的生物安全第17-18页
    1.4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第18页
        1.4.1 单克隆抗体的概述第18页
        1.4.2 蓝舌病病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18页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37页
    2.1 试验材料第20-24页
        2.1.1 细胞、病毒与抗体第20页
        2.1.2 质粒与菌株第20页
        2.1.3 实验动物第20页
        2.1.4 引物第20页
        2.1.5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第20-21页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1-23页
        2.1.7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 试验方法第24-37页
        2.2.1 重组VP7和VP2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24-29页
        2.2.2 重组VP7和VP2蛋白的纯化第29-30页
        2.2.3 免疫动物第30页
        2.2.4 杂交瘤筛选方法的建立第30-31页
        2.2.5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第31-33页
        2.2.6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33页
        2.2.7 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鉴定第33-37页
3 结果第37-49页
    3.1 S7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页
    3.2 L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9页
    3.3 VP7重组蛋白的表达第39页
    3.4 VP7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第39-41页
    3.5 VP2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41-42页
    3.6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第42页
    3.7 动物免疫和杂交瘤细胞筛选方法的建立第42-44页
    3.8 杂交瘤细胞株建立和筛选第44页
    3.9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4页
    3.10 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鉴定第44-49页
        3.10.1 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第44页
        3.10.2 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稳定性的鉴定结果第44-45页
        3.10.3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计数第45页
        3.10.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第45-46页
        3.10.5 3H7免疫印迹鉴定第46-47页
        3.10.6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分析第47页
        3.10.7 抗体叠加实验和单抗针对蛋白的初步鉴定第47-49页
4 讨论第49-52页
    4.1 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第49页
    4.2 以两种不同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选择策略第49-50页
    4.3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环节第50-51页
    4.4 重组蛋白及单克隆抗体潜在应用价值第51-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附录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限流措施多目标优化研究
下一篇:Cupriavidus gilardii CR3对铜的吸附及其生物膜—多孔介质中铜迁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