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 第19-2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组织 | 第19页 |
2.1.2 合作经济组织 | 第19-20页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0-21页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 | 第21-26页 |
2.2.1 基本原则 | 第21-24页 |
2.2.2 组织管理机制 | 第24-25页 |
2.2.3 利益分配机制 | 第25-26页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 | 第26-28页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一般企业的区别 | 第26-27页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协会的区别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内蒙古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3.1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3.1.1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发展情况 | 第29-30页 |
3.1.2 我国马铃薯消费发展情况 | 第30-31页 |
3.2 内蒙古固阳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3.3 内蒙古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现状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39页 |
4.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普遍的问题 | 第35-37页 |
4.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够 | 第35-36页 |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规范,发展乏力 | 第36页 |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匮乏,后劲不足 | 第36页 |
4.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缺位,支持力度不够 | 第36-37页 |
4.2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38页 |
4.2.1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规范 | 第37页 |
4.2.2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商品化能力不足 | 第37-38页 |
4.2.3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 | 第38页 |
4.2.4 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缺少外力支持 | 第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验 | 第39-45页 |
5.1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必要性 | 第39页 |
5.2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 | 第39-41页 |
5.2.1 荷兰 | 第39页 |
5.2.2 日本 | 第39-40页 |
5.2.3 法国 | 第40-41页 |
5.3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5.3.1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第41页 |
5.3.2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 第41-43页 |
5.4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感悟 | 第43-45页 |
6 内蒙古固阳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6.1 坚持规范化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后劲 | 第45页 |
6.2 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 第45-46页 |
6.3 坚持多元化扶持战略,加大支持力度 | 第46-47页 |
6.4 持续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典型的带动力 | 第47-48页 |
6.5 坚持科技化发展战略,增强合作社创利能力 | 第48-49页 |
6.6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 | 第4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7.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