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两所小学高年级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15页
    一、研究背景第6-7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三、文献综述第7-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理性思考第15-21页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相关概念辨析第15页
        (一) 以读促写教学第15页
        (二) 以写促读教学第15页
        (三) 读写结合教学第15页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一) 认知发展阶段论第15-16页
        (二) 迁移理论第16-17页
        (三) 建构主义理论第17页
        (四) 图式理论第17-18页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实意义第18-19页
        (一) 帮助深化、明晰阅读思维第18页
        (二) 促进读写智能相互转化第18页
        (三) 提高言语表达智慧第18-19页
    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形式第19-21页
        (一) 仿句型读写结合第19页
        (二) 改编型读写结合第19-20页
        (三) 感悟型读写结合第20页
        (四) 写法迁移型读写结合第20-21页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调查第21-32页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第21页
    二、调查结果第21-32页
        (一) 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认识状况第21-23页
        (二) 读写结合教学资源的选择状况第23-24页
        (三) 所使用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状况第24-26页
        (四) 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状况第26-29页
        (五) 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评价状况第29-30页
        (六) 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状况第30-32页
第三章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38页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表征第32-35页
        (一) 读写结合教学目标定位低第32页
        (二) 教材资源利用率低第32-33页
        (三) 高层次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不足第33页
        (四) 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不具体第33-34页
        (五) 读写结合教学评价笼统模糊第34-35页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原因分析第35-38页
        (一) 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认识的偏颇第35-36页
        (二) 教师缺乏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能力第36页
        (三) 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第36-37页
        (四) 应试教育的影响第37-38页
第四章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改进策略第38-45页
    一、设计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目标第38-39页
        (一) 立足阅读,积累写作知识第38页
        (二) 通过写作,提升阅读能力第38-39页
    二、开发教材中的读写结合教学资源第39-40页
        (一) 单元整组备课,挖掘单元读写结合点第39页
        (二) 精读单篇课文,挖掘单篇课文读写结合点第39-40页
    三、强化写法迁移的教学形式第40-41页
        (一) 解读文本形态第40页
        (二) 关注文本表达形式第40-41页
        (三) 迁移写作手法第41页
    四、提高教师写作指导艺术第41-43页
        (一)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第41页
        (二) 创设练笔情境第41-42页
        (三) 注重写作手法的过程指导第42-43页
    五、落实具体有效的教学评价第43-45页
        (一) 明确评价目的第43页
        (二) 明确评价标准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反射和透射光谱的秸秆热化工特性快速检测
下一篇:神农架不同海拔山地土壤中磷素赋存形态及其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