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5-16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4.1 教师专业成长 | 第16-17页 |
1.4.2 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17-18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论 | 第20页 |
2.2 解释学理论 | 第20-22页 |
3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叙事 | 第22-36页 |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2-23页 |
3.2 A教师(教龄:2 年)的专业成长叙事 | 第23-26页 |
3.2.1 追从他人—进入教师队伍 | 第23页 |
3.2.2 岗前培训—坚定教师信念 | 第23页 |
3.2.3 初为人师—遭遇教育困惑 | 第23-24页 |
3.2.4 多管齐下—完善数学教学技能 | 第24-25页 |
3.2.5 转变观念—充实数学素养 | 第25-26页 |
3.3 B教师(教龄:13 年)的专业成长叙事 | 第26-30页 |
3.3.1 辗转反复—师范求学路中的坎坷经历 | 第26页 |
3.3.2 工作之初—数学教育理念的偏差与调整 | 第26-27页 |
3.3.3 奋勇直前—数学比赛中的专业成长 | 第27-28页 |
3.3.4 乐为人师—师生交流中的教育感悟 | 第28-29页 |
3.3.5 学无止境—专业素养的不断完善 | 第29-30页 |
3.4 C教师(教龄:25 年)的专业成长叙事 | 第30-36页 |
3.4.1 追逐儿时梦想,成为初中数学教师 | 第30-31页 |
3.4.2 权衡教学与管理,坚定数学教师信念 | 第31页 |
3.4.3 专研数学教学,提升数学专业技能 | 第31-32页 |
3.4.4 继续学习深造,完善个人专业素养 | 第32-34页 |
3.4.5 开展教育研究,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 第34页 |
3.4.6 尝试深度教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 第34-36页 |
4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解析 | 第36-44页 |
4.1 影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 第36-41页 |
4.1.1 教师的个性特征 | 第36-37页 |
4.1.2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第37-38页 |
4.1.3 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 | 第38-39页 |
4.1.4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 第39-40页 |
4.1.5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 | 第40-41页 |
4.1.6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 第41页 |
4.2 影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因素 | 第41-44页 |
4.2.1 学校领导的支持 | 第41-42页 |
4.2.2 同事之间的协作 | 第42-43页 |
4.2.3 教学竞赛和公开课的磨练 | 第43-44页 |
5 启示与建议 | 第44-57页 |
5.1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的A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第44-47页 |
5.1.1 开展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强化职业信念 | 第44页 |
5.1.2“量身定做”师徒制,开展“团队指导” | 第44-45页 |
5.1.3 树立科学的数学教育理念,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 第45-46页 |
5.1.4 完善数学学科素养,提升个人智慧 | 第46-47页 |
5.2 教学情境关注阶段的B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第47-51页 |
5.2.1 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反思 | 第47-49页 |
5.2.2 强化专业发展意识 | 第49-50页 |
5.2.3 积极参加数学公开课和教学比赛 | 第50页 |
5.2.4 开展“传帮带”活动 | 第50-51页 |
5.2.5 激发教育热情 | 第51页 |
5.3 关注学生阶段的C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第51-57页 |
5.3.1 投身数学教育科研 | 第51-52页 |
5.3.2 开展教学创新 | 第52-53页 |
5.3.3 搭建学习共同体 | 第53-54页 |
5.3.4 坚定教育理想 | 第54-55页 |
5.3.5 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