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概述第11-18页
     ·评价中心技术第11-13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内容和形式第13-14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特点第14-16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编制流程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5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信效度研究现状第18-20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维度研究现状第20-21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者效应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评分者培训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应用进展第24-25页
   ·问题提出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设计第26-32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编制与修订第26-27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信效度检验第27页
     ·培训对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果的影响第27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者培训效应第27页
     ·基于大五人格测验的增量效度研究第27页
   ·研究对象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对评分者的培训第28页
     ·对被试的培训第28-29页
     ·参与课外活动情况调查第29页
   ·研究假设第29-30页
   ·研究的意义第30-32页
     ·理论意义第30页
     ·实践意义第30-32页
第三章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信效度研究第32-50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前期准备第32-36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及评分维度的编制第32-35页
     ·被试与被试的培训第35页
     ·评分者与评分者的培训第35-36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实施过程第36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信度分析第36-37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评分者一致性研究第37-38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结构效度研究第38-40页
     ·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第39-40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复核效度研究第40-42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效标关联效度研究第42-45页
     ·以学业成绩为效标第42-43页
     ·以参与课外活动情况为效标第43-45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评分者培训效应研究第45-49页
     ·评分者的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分析第45-46页
     ·培训组与对照组的结构效度及结构信度检验第46-48页
     ·培训组与对照组的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第48-49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被试培训效应研究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大五人格测验的增量效度探究第50-60页
   ·大五人格与大五人格量表第50-52页
     ·大五人格简介第50-51页
     ·大五人格量表简介第51-52页
   ·增量效度简介第52-54页
     ·增量效度的理论基础第53页
     ·有关增量效度的研究第53-54页
   ·大五人格量表在大学生群体的应用性分析第54-58页
     ·研究对象第54页
     ·研究方法第54页
     ·信度分析第54-55页
     ·结构效度分析第55页
     ·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第55-56页
     ·量表各维度之间及与总体的相关分析第56页
     ·大学生群体各年级各维度的差异检验第56-57页
     ·大学生群体男女生之间在不同维度间的差异检验第57-58页
     ·大学生群体文理科之间在不同维度间的差异检验第58页
   ·大五人格测验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关系第58-59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对大五人格测验的增量效度研究第59-60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60-68页
   ·研究结论与探讨第60-65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60-62页
     ·培训对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具有一定的影响第62-63页
     ·大五人格测验与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第63-64页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对大五人格测验具有增量效度第64-65页
   ·研究创新第65-66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84页
 附录一 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维度的典型行为举例第78-80页
 附录二 评分表第80-81页
 附录三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第81-83页
 附录四 大五人格量表第83-84页
 附录五 参与课外情况调查表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10年亚运会后广州市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思想教育的比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