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国内外对民族主义概念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外对日本民族主义内涵和发展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3 国内外对日本民族主义与政治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1-2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3-24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本文的理论框架 | 第24-30页 |
2.1 本文的核心概念 | 第24-27页 |
2.1.1 民族主义 | 第24-26页 |
2.1.2 政治右倾 | 第26-27页 |
2.2 民族主义与政治走向的关系 | 第27-30页 |
2.2.1 民族主义影响政治走向 | 第27-28页 |
2.2.2 政府借助民族主义实现其统治的合法性 | 第28-29页 |
2.2.3 政府与民族主义势力结成联盟 | 第29-30页 |
第3章 日本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 | 第30-39页 |
3.1 战前日本民族主义 | 第30-34页 |
3.1.1 明治维新时期 | 第30-32页 |
3.1.2 大正时期 | 第32-33页 |
3.1.3 一战后至二战结束 | 第33-34页 |
3.2 战后日本民族主义 | 第34-39页 |
3.2.1 二战后初期 | 第34页 |
3.2.2 岸信介内阁上台至20世纪60年代 | 第34-35页 |
3.2.3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 第35-36页 |
3.2.4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36-39页 |
第4章 新世纪以来日本民族主义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 第39-49页 |
4.1 新世纪以来日本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 | 第39-43页 |
4.1.1 着眼于日本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和困境 | 第39-40页 |
4.1.2 右翼成为日本保守型民族主义核心力量 | 第40-41页 |
4.1.3 采取含蓄的传达方式以混淆视听 | 第41-42页 |
4.1.4 对政治走向和政策制定实际影响力上升 | 第42-43页 |
4.2 日本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43-49页 |
4.2.1 日本外部环境的变化 | 第43-44页 |
4.2.2 日本国内环境的变化 | 第44-45页 |
4.2.3 政府及精英白上而下的引导 | 第45-49页 |
第5章 民族主义的新特征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 | 第49-67页 |
5.1 新世纪以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 | 第49-55页 |
5.1.1 日本政治右倾的内涵 | 第49页 |
5.1.2 日本政治右倾的具体表现 | 第49-55页 |
5.2 日本民族主义影响政治右倾化的路径 | 第55-59页 |
5.2.1 日本民族主义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 第55页 |
5.2.2 日本具有民族主义影响政府决策的环境 | 第55-56页 |
5.2.3 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拥有巨大的可利用资源 | 第56-59页 |
5.3 民族主义影响日本政治决策案例分析 | 第59-67页 |
5.3.1 小泉及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 第59-62页 |
5.3.2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 | 第62-67页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